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https://m.39.net/pf/a_4624566.html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刘邦,生于公元前年冬月二十四,死于公元前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他就是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是汉民族与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古往今来,刘邦都能称得上是中国历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对我们汉族的发展与中国的统一,都作出卓越贡献。刘邦可谓是地道的农民出身,从小并不喜读书,识字也不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文盲”皇帝。
然而汉高祖刘邦这一生只就写了一首诗,却尽显其才华,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没有人能将之赶超。这就是后世淬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准南王英布于公元前年,起兵反汉,英布英勇善战,带领大部队前来,阵势之大,令众将士都抵挡不过。刘邦见状,不得不亲自领兵出征,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英布打败,之后,准南王英布死刘邦的部将手上。打完胜战,返回的途中,路经自己的家乡,于是刘邦顺路回了趟家乡沛县,就是现在的江苏省。
到家后,他约上昔日好友,家里尚在的尊长,还有一些晚辈,共同欢聚畅饮数十日。一日微醉,刘邦起身一边击筑,一边大声唱着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同时慷慨起舞,边唱边跳,其间还伤怀泪下,抒发他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并展现出他当时对于国事的担忧的复杂心情,即喜即忧,难以用言语表达,一切尽在酒水之中。
那时,同席的一百二十人也一同歌唱助兴,刘邦则击筑伴奏,那场面及氛围极为热烈酣畅。《大风歌》全诗才仅由三句话构成,简言意骇,惜字如金,成为历代诗歌史上极其罕见的文体,这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刘邦的不同心情与场景。
当风刮起来,云彩也随之翻腾奔涌。用威武平定天下,衣锦还乡,怎么样才能寻找到勇士,守护并镇守国家的四方。仅仅三句,全面表达刘邦当时的急切心理,寥寥几句又抒发刘邦内心对勇士的渴求,为国家的担忧,玩乐之时还心系国家,可歌可泣。说刘邦没有文化,但这首诗可不是一般文人才子能够写得出来的。
这首《大风歌》格局之大,有大将之风范。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身经百战,经历生死,这是普通人无法深切体会的。一统天下的人,那种对人才的需求,对世事的感叹,是平民百姓无法比拟的。他的天子胸怀,对将士良才的渴求,足以留下千古绝唱,留于后人无心的深思苦冥,领悟其中之味。
仅仅三句诗,就能看出汉高祖刘邦一生的经历。历经多次带领浩浩荡荡的军队,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作战,骁勇作战,平定天下后辛苦得来的帝位,本应享尽荣华富贵,荣归故里,潇洒自在。但在酒酣之时,脑海里却依然是对江山后世的担忧。
然而,曾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能否真心俯首称臣,为自己一保天下太平,还会威胁到帝位,威胁到手中的政权,又使江山摇摇欲坠。难道要舍下往日情分,舍弃兄弟,另觅勇士,镇守四方,那这么勇士现在又在何方呢?作为一代帝王,要考虑这么多方方面面的事,时不我待,这西汉的政权,一代代又有哪位能够来保护延续呢?
一首诗,简单的几字,就表达出诗人本人的经历,心怀情,这足以可见古人对于文字利用的妙处。刘邦虽识字不多,但他在生活中,战场上的历练,成就了他的学识。他是汉高祖,可不是普通人,格局、气势以及魄力,到今天可能都没有几个可以与之相媲美,可以超越。
一代伟人自有他异于常人的地方,刘邦一代帝王,能与家乡的乡亲父老共饮美酒,击筑唱歌,可见刘邦此人宽厚仁爱,性格开朗,不拘小节。但他既然能称帝,对于正事的心思缜密,对于战事的谋划,也是无人能及的。
年少时的刘邦并不被看好,不勤劳,又不好学,但长大后的他,创下一番天地,一朝之帝王,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言他人的不是,要相信他人,只要努力,什么时候都来得及。
参考资料:
《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