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不仅是选择一个部门的员工的重要途径,还是考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素质表现的最佳时机,所以自古以来,无论政党或候选人考官各方都高度重视面试。秦汉时,朝廷专门设有“相工”,即看面相的官吏,以考察任命官吏。而一些古人面试经历,也印证了面试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最主动的面试是姜子牙的创意。姜子牙大半生穷困潦倒,80多岁时老婆又和他离了婚。得知文王姬昌正在广揽人才的消息后,才离开商朝,不辞劳苦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主动向应试方靠拢。到渭水后,先是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上下了工夫,把渭水河边有个钓鱼的穷老头能断人生死宣传得家喻户晓。之后又玩起了行为艺术用直钩钓鱼,上面不挂鱼饵,且离水面三尺高。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惊动了姬昌。在先后派出士兵和官员邀请被拒后,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满腹韬略、高瞻远瞩的高人。于是吃了三天素,然后带着厚礼,兴师动众地亲自前去诚心聘请,并当即委以重任。让面试本末倒置,把用人单位当猴耍,姜子牙当属第一人。
最坎坷的面试由孔子经历。博学好礼的孔子在20多岁时就有了远大的政治抱负,此后在鲁国担任司寇多年,55岁时,得不到重用的他带着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能够得到重用,同时也便于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可惜他宣传的施仁政等主张,在穷兵黩武的诸侯王们的眼中简直就是一堆破烂,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孔子先后到卫、曹、宋、郑、陈、楚等列国面试多次,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还几次身陷绝境,差点丢了性命。
汉高祖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欲任命刘家壮年为王,镇守东南。但刘邦的儿子年纪小,于是准备立二哥刘仲的儿子刘濞为吴王,以沛县为吴国都城,管理三郡五十三座城市。濞已拜受官印,高祖让官吏相其面,结论是“状有反相”。高祖心中后悔,但已经封了侄子为王,君无戏言,不好再变。于是拍着侄儿肩膀说:“有人推算五十年后,大汉朝东南有叛乱,会不会是指你呢?但你要记住,天下姓刘的是一家人啊,千万小心别有异心!”刘濞赶紧磕头说:“不敢!”53年后,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起兵造反。
最尴尬的面试由孟浩然一手导演。《唐才子传》记载: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跟王维结为好友。一天,王维私邀他进入内署,正巧碰到唐玄宗驾临。遇到皇帝,本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面试良机,可惜孟浩然不知把握,竟惊慌地躲避到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汇报。玄宗命出见后,孟浩然本该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可惜他又晕头昏脑地选错了作品: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诗让唐玄宗龙心不悦:你不想当官,反倒打一耙,说我不用你,真会诬陷人!于是对他置之不理。因自煞风景,孟浩然不仅错失了最佳的面试机会,还把自己弄了个灰头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