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特色产业积蓄乡村发展动能

中国江苏网9月5日徐州讯初秋的沛县,阳光晴好,微风送爽。漫步在沛县大屯街道郝尧村,依然可以看到连片的荷叶随风摇摆,荷叶下的水面上不时泛起圈圈涟漪,偶尔有一两位村民或步行、或骑车从荷塘边经过,与这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形成和谐的呼应,宛如一幅生动的田园乡村图画。

“这一片片水塘不仅风景好,还蕴藏着村民致富的密码。”沿着平整干净的田间道路不断前行,记者来到该村千亩浅水藕混养基地,村支书邓新成介绍,过去,郝尧村一直有种植莲藕的传统,在多年不断的发展中,为提高种植效益,该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快、产量高的浅水藕,并摸索出混合种养的方式,在藕塘中混养泥鳅和龙虾。目前全村亩土地,浅水藕种植面积达亩,形成了以郝心房、李宪春、郝允敏等种养大户为主,村民广泛参与,集种植、养殖、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莲藕泥鳅混合种养基地。“混合种养的模式带来了收益的提高,还形成了辐射效应,周边不少村子的村民都前来学习取经,购买藕苗、鱼苗、虾苗,并因此走上致富路。”在邓新成眼里,村无产业不富,有了产业,就是有了致富门路。

村民致富需要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近年来,为促进农村致富产业发展,突出产业带动作用,沛县在着力发展“一村一品”的同时,坚持以集群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围绕绿色稻米、高效瓜菜、优质果品、生态肉鸭、特色水产五大主导产业,以大沙河现代农业产业带和徐沛快速通道现代农业产业带“两带”建设为核心,突出绿色稻米、优质果品、生态肉鸭、养生牛蒡、辣椒制种、设施西瓜、高效芦笋、特色水产八大特色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激发了发展活力。

如今,在沛县诸多新农村里,产业有了,规模大了,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对乡村振兴也有了更多希冀和信心。

敬安镇辣椒育种产业从唐楼村起步,经过不断深入推广,已经发展成该镇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亩产值平均2万余元,直接带动镇内2万余农民致富,为创建特色小镇、实现产镇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

“我们通过辣椒种植大户引导带动,成立合作社,把更多村民吸引到辣椒育种产业中来。”唐楼村党总支书记卢海林说,这几年,辣椒制种行情一直比较好,村民种植辣椒收入不断提高,一些贫困户得以借此脱贫致富。村民杨如海过去家庭贫困,自从加入合作社种植辣椒,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种植七八个大棚辣椒,收益可达到十余万元,在辣椒种收获后,还在大棚里种上花菜等生长期较短的蔬菜,又能获得一笔收入。

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活力。“坐在家中搞柳编,一堆柳条一把剪,轻轻松松把钱赚。”普通的杞柳经过一道道工序,可以变成款式新颖的宠物筐、洗衣篓等用具或工艺品,出口到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备受青睐。从种植杞柳到编织柳工艺品,大屯街道安庄居以杞柳兴产业为居民找到了致富好门路。

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五段镇七段村由一个玻璃加工专业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每天下午,七段村村内主干道就开始变得拥挤起来,来自四面八方寄送快递的车辆来回穿梭,“店小二”们把货物集中送到快递公司,再由快递公司发往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产业兴、村民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沛县走得步履铿锵,踏实有力,产业升级、三产融合、农民增收的生动画卷徐徐铺开,新农村正一步步成为让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李茜茜张宪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6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