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人物从青丝到白发,两张照片背

「本文来源:扬眼」

一张青春靓丽、略显青涩,一张腰略驼、虽经染发但也遮盖不住头上丝许白发,一张拍摄于年,一张拍摄于年,两张照片的主人公都是今年已73岁的李爱云——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指导员李云鹏最小的妹妹。两张照片的背后则是她的一句承诺、一生坚守,籍贯徐州的李爱云年轻时插队、落户淮阴,只为守护长眠于此的82位烈士哥哥,至今已有52年。今年她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近日,她又被江苏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最美诚信之星”。

今年73岁的李爱云近日被评为江苏“最美诚信之星”。

立下承诺,守护烈士哥哥们一辈子

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指导员李云鹏和战友共82位勇士壮烈牺牲。李爱云从小对未曾谋面的英雄大哥无比敬仰。年3月18日,李爱云随父母第一次从家乡徐州沛县来到哥哥的牺牲地刘老庄,成千上万的淮阴父老乡亲手捧白花祭扫82位烈士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她。“大哥和他的战友们安息在这里,我以后就在这里陪他们一辈子。”李爱云下定了决心要为牺牲的哥哥和他的战友们守墓。

李爱云给小学生讲解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

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插队落户到刘老庄大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为了给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哥哥守灵,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婉拒了多个优待邀请。年,南京军区政治部特招李爱云去参军,她没有去;年,组织上推荐李爱云去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读书,她又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年,徐州市委招她回家乡工作,她依然推辞了……有人曾问她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她说:“我这样做,是一份承诺和责任;我这样做,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作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面对一次次抉择,李爱云的选择始终如一。

从插队当农民到大队民兵营副营长、从质检所普通工人到淮阴区质监局的普通干部,无论身处何处,她时刻以烈士亲属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她甘于清贫,一家人从年起就一直挤在五化交公司的一间33平方的小房子里,直到年才借款凑钱购买了一套70余平方的解困房。年得知淮阴县政府要筹资兴建八十二烈士纪念馆时,李爱云夫妻俩把家中仅有的元存款捐给了政府。98年抗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冠疫情……每一次国家有需要时,她总是慷慨大方,踊跃捐款。她常说:“我虽然退休金不高,但生活足够了,有个英雄哥哥在前,我们很清楚自己要怎样做才是对大哥最好的纪念。”

传承弘扬,义务宣讲英烈精神

从年5月起,李爱云就坚持向中小学生、解放军和干部群众义务宣讲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45年来,李爱云累计开展义务宣讲余场,覆盖受众16.8万人次。先后被20多家单位聘为校外辅导员,连续10年为高一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连续18年为入伍新兵作国防教育报告。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3岁的李爱云更加忙碌,每天红色宣讲活动排得满满。“烈士妹妹讲党史”成为淮阴区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为了接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烈士精神血脉,李爱云从女儿6岁起,每年都带着她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扫;外孙女还没记事,就被抱来看望82位英雄舅爷爷。李爱云常说:“以后我讲不动了,我的女儿、外孙女还要接着讲。”

李爱云给武警官兵讲解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迹。

几十年的岁月从来不用“坚持”,时间已如水流过。“我今年已经73岁了,腿脚不如以前灵活、记忆也不如从前好了,但只要身体允许,我这个‘红色宣讲员’就会一直干下去。”李爱云掷地有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只盼时间再慢些、再慢些,我能将这份坚守代代相传下去,让红色精神与英雄血脉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

通讯员骆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朱鼎兆

校对苏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