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江山是靠老乡团打下来的吗不,是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地址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老乡,一个具有极强的亲切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词汇,尤其是出门在外地,一旦听到乡音就会感觉特别的亲切。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也缘由此。而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非常牛掰的人物,据说他的江山就是在一帮老乡的帮助下打下来的。这个人,即使我不说,凡是知道点历史的人估计也都猜到了。对,他就是刘邦。

刘邦打天下,他的身边聚拢了一帮老乡,比较著名的有萧何、周勃、樊哙、夏侯婴、曹参等,而且这些老乡对他可以说是忠心耿耿,无论面对他人怎样的诱惑,都不会有所动。但是在他的革命刚起步阶段,就被一位老乡从背后捅了一刀,这一刀差点让他全盘皆输。这个人就是雍齿,他俩都是秦末的泗水郡沛县人,在刘邦开始反秦大业之后,雍齿跟随他一起征战,表现也还突出,有一年刘邦率军攻下了“丰”,并在萧何、雍齿等人帮助下拿下了沛县,随后接连攻下湖陵和方与。势力大增的刘邦就以“丰”地为根基发展,期间还成功抵抗了秦军的剿灭。然后刘邦就委托雍齿驻守丰地,自己率主力大军东下攻城拔寨。但是没想到就在刘邦于东边浴血奋战的时候,雍齿却接受了魏国周市的诱降,刘邦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丰地以及他的家眷尽数落入魏国手中。这对于刘邦来讲真的是致命的打击,当时他起兵才第二年,非常关键的时刻,就遭受了事关存亡的大挫,所以刘邦对雍齿这个老乡是极为憎恨的。

好在背叛刘邦的也仅仅只有这个雍齿这位老乡,而且这家伙后来也被刘邦打得很惨,最后走投无路之下还是回到了刘邦的阵营里,并且还奇迹般的被封了侯。其实不要以为,这是刘邦的宽宏大量,事实上,刘邦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这个雍齿,没有杀他是因为他刚当上黄帝,人心不稳,在张良的劝说之下,才封的雍齿,要不是为了汉室江山,雍齿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刘邦的这些老乡,几乎人人都非常笃定的以刘邦为核心,而为什么独独这个雍齿要背叛他?后来有人分析,说是雍齿出身以及家世原本比刘邦好的,从内心里本是瞧不上刘邦的,只是当时的形势所逼,才跟的刘邦,但对刘邦也是不看好的。所以他在丰城的时候,才会被人诱降,背叛了刘邦。当然,这也只是后来的文人自己的判断,也是没有多少依据的。其实,老乡这个词是有一定凝聚力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老乡都能成为自己的助力。“老乡老乡,背后一枪。”这种事其实也是经常发生的。不管是什么人,都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人都喜欢,每一个人都敬佩。特别是众多老乡在一起的时候,也很难做到一视同仁,总是会和特别要好的老乡会更亲近一些。比如刘邦与樊哙,他们从小就一起混,早已超出老乡之间的感情了,而他与萧何,是彼此相惜的,而且认识也较早,也是有着深厚情谊的,而他与雍齿,只是单纯的老乡关系,并没有深厚的友谊,也没有彼此可以交出对方后背的基础,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一旦一方受到蛊惑,很容易背叛彼此的。

但是后来刘邦为什么还要启用这位老乡,并非是刘邦还念着老乡旧情,依着刘邦的实际想法,将雍齿五马分尸都不为过。可是后来在雍齿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还收留了他,并非是当时他没有时间处置雍齿,而是他有一颗胸怀天下之心,而且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需要树立一种宽广胸襟的形象,暂时容纳了雍齿。而且刘邦的心里并没有放下,他始终都记着这件事,也想着在合适的时候要出出心中的这口恶气。要不然在他平定天下,大封君臣的时候,张良问他心里最恨谁,他毫不犹豫的说是“雍齿”。而后来他却又没有杀了雍齿,也是因为他有不能杀的原因,这点大家都知道,毕竟刚打下的江山,如果他封赏不公,或者他搞任人唯亲,势必会消弱他的威信,甚至会导致刚刚打下的江山迅速瓦解。当然,这也是张良的分析与主意,所以雍齿能够逃脱这一难,他需要感谢张良,要不然他只会是死路一条。

从刘邦的成功上位,看似是众多老乡的帮助,其实重要的还是刘邦高超的领导艺术起作用。大家知道,刘邦打仗靠的是韩信,这位军事天才是他所向披靡的先锋,也是他攻下江山的支柱;同时在政治上,在重大决策上,靠的是张良这位军师。刘邦的特点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让围绕在他身边的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就感。这是他身上非常难得品质,是以才会有众多良将愿意追随他的重要原因。包括雍齿,虽然有过背叛,但在刘邦个人进步的途中,也是付出了他的聪明才智,做了很多贡献的。在这一点上,其实我们很多的领导都需要向刘邦学习,太小心眼的领导,是赢不来部属的尊重的,动不动打击报复的领导,也一定管理不好一个单位的。刘邦的用人术,以及他高超的管理艺术,真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清风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