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www.yunweituan.com/m/
平民出身的刘邦却从不下地务农,别问,问就是我要成就大业。其沉溺酒色,不务正业,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刘邦相貌堂堂,又广结好友,个性洒脱,在咸阳当值途中遇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脱口而出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而此时谁也想不到,刘邦确实做到了他所说的,大丈夫的伟业。
左腿72颗黑痣,金鳞岂非池中物?
刘邦祖父曾是魏国丰公,也就是丰邑邑令,好歹也算是有编制了,但当时时局动荡,未来难测,刘家到了刘邦父辈这一代就已经成了自给自足的农户了。家道中落但刘邦内心仍自命不凡,自诩大丈夫,认为做人当如秦始皇,成就一番伟业。刘邦少年时便相貌不凡,他的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都很有特色,左边大腿上长有七十二颗黑痣,这些不同于常人的身体特征也是刘邦自信的来源之一。刘邦可能从少年时就自诩英才,所以从不下地生产,不帮家里干活,气得他父亲常常骂他不务正业,还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在外人看来又是为人仁厚且爱护他人,还喜欢送人东西,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还度量大,这样的形象在现在看来很像是我们常说的街溜子,但这些品质可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与平常的混混不一样的是,刘邦有追求有抱负,且时逢乱世,正是英才辈出的时代,刘邦敢想敢做,逐渐创造出了一个属于刘邦的时代。
看脸的世界?吕公第一次见面就将女儿许配给刘邦
吕雉的父亲吕公因与人结怨而举家搬迁至沛县,因其与当地县令是至交好友,所以大家速速赶来拜访,图个脸熟,而后吕公宣布了一条规矩:凡是贺钱给了不到一千钱的人,都坐到堂下去,可见吕公也是个贪财图利之人。彼时的刘邦年纪轻轻,身无钱财,却也是喜欢凑热闹,也想去见识见识,他虽然没钱,胆子却不小,信口开河的说“我出贺钱一万”,这话说的吕公都坐不住了,亲自出门迎接,结果一看,这青年气宇轩昂,与众不同,立马将刘邦请到席上就坐。
吕公年轻时就有相面的本事,这些年看过的面相不在少数,这第一眼就觉得刘邦这人不一般,直言道“这些年我相过的面这么多,绝对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的脸,你得好好珍重啊,这样吧,我呢,还有个女儿,我愿意许给你做洒扫的妻妾。”而这个女儿就是吕雉,也是后来的吕皇后。酒宴散后,吕媪对吕公大发怒火,你不是一直想把女儿许配给一个贵人吗,沛令想娶你这个女儿你都没同意,今天你怎么就这么随便把女儿许给六季了呢?吕公也不解释,只是坚持将女儿嫁给了刘邦。
途逢异象?自诩为天命之子
壮年的刘邦通过了考核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好歹是有了正经工作。有一次接到任务,要从泗水押送徒役前往骊山,可是在押运途中很多徒役在半路上就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可能就全部逃光了,反正到了骊山人不够的话他自己也活不了,所以走到芒砀山的时候,就停下来开始饮酒了,大晚上跟大家畅饮一番之后,趁着黑夜把剩下的徒役都放了,坦言道:“你们都逃命去吧,我也要远走高飞了。”但大家其实也都没地方去,徒役里面有十几个壮汉当即表态说愿意追随刘邦一起,刘邦趁着醉意就和大家一起逃命去了。在夜里和大家一起抄小路时途径一个沼泽地,就让一个人前去探路,结果他回来后说前面有条大蛇挡在路上,此路不通,还是回去吧。此时刘邦早已喝醉,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大声说道:“大丈夫走路,这有什么可怕的。”
说完便赶到队伍前边,拔剑斩杀了大蛇,大蛇身死,道路便没了阻拦,大家继续前行,但因为太累了,还都醉着,就直接躺在地上睡了。而后边的人在路过斩蛇的地方,看到有个老妇人在夜里哭泣,便问她原因,妇人哭道:“有人杀了我儿子,我在为他哭泣。”此人追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妇人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所以在哭。”众人还以为她在说谎,结果转眼间老妇人却消失了踪迹,后面的人觉得奇怪,待到之后赶上了刘邦之后便将此事告诉了他,刘邦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命不凡,感觉自己就是所谓的天命之子啊,而那些追随他的人也因此事渐渐地更畏惧他了,刘邦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身为逃犯,却也是民心所向
秦二世元年,过着逃亡生活的刘邦此时已经四十八岁了,古人常说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刘邦的年龄和阅历都已经足够丰富,而且逃亡的过程中刘邦已经有了数百拥众,在民众中也有了一定的威望。陈胜吴广所代表的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建立起“张楚”政权,与秦朝正式对立。沛县也想响应起义,沛县史萧何和曹参向县令进言,希望县令能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都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本县的反抗力量,二来也不用怕这些人再反过来占领沛县,以绝后患。县令开始觉得有理,便让樊哙去邀请刘邦,可是人邀请来了之后沛令又反悔了,刘邦这么有领导能力和鼓动力,自己很可能控制不住他,搞不好还会引狼入室,导致自己被杀,这么一想,沛令立马下令关闭城门,并且捉拿提出此事的萧何和曹参,幸好这两人消息灵通也跑得快,立马逃出了城里。
不得不说,县令的担心确实不无道理,刘邦知道此事之后就将一封信射入城内,鼓动城中百姓勇敢反抗,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一起来守护自己的家乡。由于这县令平时就不体恤民心,引发大家不满已久,百姓便集合起来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萧何、曹参本是文吏,一来领导力不足,二来也较为胆小,害怕举事不成还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就一同举荐刘邦为沛县县令,希望他能来领导大家,一起起事。刘邦也顺势自立门户,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而后其军队不断扩充,开始以沛县为中心向周边各县扩大控制范围,从此开始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
伏低做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陈胜身亡,为显示自己起义名正言顺,刘邦拥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刘邦、项羽合兵,一起以楚军的名义向秦国发起战争,后刘项又有了“谁先入关中,就是关中王”的赌约,刘邦在率先夺取关中之后便自称为“关中王”,虽然也留恋关中这富丽堂皇的奢靡生活,但天下仍未太平,时局未定,又有项羽在身后虎视眈眈,而自己的兵力又完全不敌项羽,便听从张良建议,主动退军灞上,还与当地的名士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举措又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民心支持,项羽其后也来到了关中,便有了后世皆知的“鸿门宴”,在此事上,项羽的犹豫不决、直接磊落与刘邦的沉稳冷静、隐忍蛰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后来两人不同结局的一个剪影。
鸿门宴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直接掌握了军队的最高领导权,楚怀王此时已完全成为了傀儡。刘邦实力不济,只能先暂返封地,等待时机,为麻痹项羽,甚至还烧毁了封地外出的栈道,即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后项羽杀害楚怀王,刘邦以此为借口召集诸侯一起讨伐项羽为其报仇,从而正式拉开了楚汉对战的序幕。刘邦在彭城之战短暂的赢了项羽之后,得意忘形,整日与将士们一起饮酒作乐,结果项羽又反杀回来,刘邦溃败出逃。虽然惨败,但吃一堑长一智,刘邦此人十分有韧性,心性豁达,在逃亡过程中又不断吸收散落的士兵,还广纳贤才,不断为下一次的反击做准备。经过了各种大大小小,有胜有负的对战,最终刘项两人在垓下相遇,进行最终的决战,楚军久战未休,而刘邦所带的军队不论是在人数还是体力上都胜项一筹,项羽四面楚歌,全无当初的意气风发,认为自己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选择在乌江自刎而死。自此,刘邦算是彻底地放下心来,这天下,终究是姓刘的了。
从一个被父亲斥责不会经营自己生活的小混混,到后来的留名万世的汉高祖,刘邦的人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起伏,也许是从生活的底层成长起来的原因,刘邦身上有着底层百姓身上所具有的坚韧和流动的忍耐度,让他能在多次的失败中不断站起来,一步步地朝自己的目标奋进,没有什么东西能彻底打倒他。但也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和混混的过往,刘邦总是容易在短暂的胜利中迷失自己,被人痛击。这样极具领导者各项如冷静理智,心胸宽广、知人善用,听取谏言等品质,又有一些市井小民的陋习如沉溺酒色、容易迷失等,这样的反差感出现在一位帝王身上,更是为其增添一份传奇和鲜活的色彩。后人常对过往的君王有各种评价,但我想,无论是怎样的评论,这位帝王应该都是无所谓的,个人功过任后世如何评说,他应该也是听够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