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报融媒记者于珑通讯员王辉孙念联
图/徐报融媒记者白雪
李云鹏,沛县栖山镇李集村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指导员。在年3月18日的淮阴刘老庄战斗中,面对数倍日伪军的重重围困,指导员李云鹏和连长白思才带领全连官兵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拼杀,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连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战后,新四军七旅命名第四连为“刘老庄连”。
在刘老庄战斗之前,李云鹏曾给父母写过两封平安家书,信中满是对家人的牵挂之情。现在这两封家书珍藏于沛县档案馆,静静地述说着李云鹏烈士对家人的牵挂之情以及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浴血奋战的故事。
档案修复保全英雄家书
由于年代久远,家书破损严重,沛县档案馆将李云鹏烈士的亲笔信,交给江苏省档案馆,希望借助省馆的专业技术力量,对这些破损档案进行修复抢救。
几张满是年代痕迹的薄薄的信纸,连同破损的信封,用双面胶牢牢粘在一本旧相册里的插页上,可见当时保存者的细致用心,也体现了这些信纸的重要程度。
怀着珍视、敬仰的心情,修复人员细致评估档案破损程度,认真定制修复抢救方案。摆在面前的难题有两个:一是需要将薄薄的信纸从相册上完好地揭剥下来;二是家书用钢笔书写,修复时可能存在“跑墨”的问题。如果稍有不慎,珍贵档案就会进一步损坏,修复工作将意味着失败。水量、水温、浆糊浓度,以及操作时间的掌握,是揭剥信纸、防止“跑墨”的关键。
确定方案后,修复抢救工作有序开展。按照省档案馆“每一个环节都确保规范,每一个动作都务必谨慎”的要求,修复人员用心调整水量、水温,仔细调配浆糊浓度。先用适量、适温的水均匀地湿润信纸表面,再细致而又熟练地将其从旧相册上揭下,接着展平、喷水、刷浆、托纸、排实、上墙,待晾晒完成后下墙、压平、裁剪。经过一道道严谨的工序,英雄家信获得了新生。
随着家书的修复,那一段尘封的记忆跃然纸上,呈现在人们眼前。
红色故事代代传
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是读着哥哥的家信、听着哥哥的故事长大的。
年,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年仅21岁的李爱云,只身从老家沛县来到淮阴刘老庄插队落户,怀着对这位未能谋面的哥哥的崇拜,为八十二烈士守灵,这一守就是半个世纪。
年4月22日,沛县档案馆副馆长孙念联、胡光银带领几位股长,奔赴淮阴刘老庄看望73岁的李爱云老人。李爱云老人见到家乡人很是高兴。当她接过彩色的家书复印件时,用颤抖的手一遍一遍地抚摸着,激动不已。
李爱云是在哥哥牺牲后出生的,从懂事起,就常听父母讲大哥李云鹏的故事,知道自己有一个英雄的哥哥牺牲在刘老庄。年3月18日,李爱云第一次到刘老庄烈士陵园给哥哥扫墓,看到成千上万与哥哥素不相识的淮阴人民像潮水一样涌进烈士陵园祭扫哥哥,深受感动,萌生了为哥哥守灵的想法。
年春天,李爱云只身来到淮阴刘老庄为哥哥守灵。李爱云放弃了组织上让她参军和上大学的机会,做八十二名烈士抗战故事的义务讲解员,想通过自己对烈士故事的宣讲,让更多的人知道刘老庄连,帮助那些无名烈士找到自己的家,也把爱国精神传承下去。这一守,就是半个多世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爱云除了祭扫烈士们的陵墓,还义务承担宣讲李云鹏和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的工作。她说,哥哥把生命都献给了党,我吃点苦又算得了什么?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怀念,更是对红色基因最好的传承。
一段段难忘的历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例例真实的故事,世世铭记,代代相传。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建党百年,初心如磐。血与火的年代虽已远去,但信仰之火不熄不灭。我辈当扛起红色文化传播大旗,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心存信仰,胸怀追求,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抗日英雄李云鹏写给家人的书信用平凡无奇的文字,将这位英雄的家国情怀展现无遗。李云鹏在书信中写道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关切之意,写到对抗战事业的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写到对取得胜利的强烈渴望、必胜信心。每一个字都实实在在地触动人心,令人动容、感人肺腑。就是这样一位心系家人的儿子,一位忠于信念的党员,一位甘于奉献的战士,在年3月18日的淮阴刘老庄战斗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的重重围困,和连长白思才带领全连官兵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殊死拼杀,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连82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以李云鹏为代表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鲜血诠释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作为,而他留下的家信,这几张薄薄的信纸,则留存在人间,为后人追忆,得世人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父母亲大人大鉴:
自儿离家已经年余,记得曾在本年四月间,于泗县郑集寄家信一封,不知大人收到否?回音否?如家音回报,可惜我也不能等收了。我已离开此地转入本省淮阴了,以致家音不能等收,儿异常为念。不知大人身体近来健康否?不知家中生活情形和收成怎样?更不知当地情形如何?儿在外甚为惦念之。儿在外身体很好,生活也很好,而现在的我比从前粗壮而高大了,请大人不要为念。儿还在这里工作,工作也非常忙碌,可是为了——所以我之工作精神也非常兴奋。此信至(致)家不过慰问而已。因现无一定的地止(址),儿现在心目中所最挂念者,以我年老悲慈之祖母。儿离家时,祖母曾染重疾。
不知大人的病痊愈了否?身体健康否?不知祖母饮食起居怎样?儿心中非常挂念。
希二大人将我之情[形]讲给他听,以免大人之悬念。这次离家,未报此恩反而离家,是我之罪过也。待风息波静,凯然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儿现已将“亚光”改为“云鹏”,请父之(指)教之。现因时间之短促,不能再叙。
并祝各位叔父母的身体安康!各位小弟弟好吗?侄在外甚为挂念。
待(代)问祖母大人:现在他(她)老人家的身体好吗?生活好吗?我在外生活、身体都很好,请老大人切勿挂念为盼。
祝身体安康!
儿云鹏上七月四日
本文来源:都市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