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父亲刘煓,当上太上皇之后没有纳妾吗

刘邦的父亲叫刘煓,历史上称他为刘太公,刘邦是刘煓的第三个儿子。

当上太上皇的刘邦父亲,兴趣已经不在女色上,他对美女已经提不起兴致,他有别的特殊爱好。

刘邦建立汉朝那年,刘太公已经80岁,而且此时家中还有一个妾室。

这个妾室为刘太公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

刘太公这个妾室叫李氏,刘太公被尊为太上皇的时候,也一并被尊为太上皇后,年龄怎么也得六七十岁了。

刘邦的父亲刘煓实际上是个官二代,刘邦的爷爷叫刘仁,是楚国丰邑县令,曾经是楚国春申君的手下,而刘邦的曾祖父叫刘清,曾经是魏国的大夫。

到刘煓这里,刘家为了躲避秦朝的追杀,只好隐姓埋名,当起了农民。

一句话,刘家祖上曾经阔过,如果不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刘邦的父亲刘煓,也许是个魏国或者楚国的二流公子哥。

而刘邦自然可以天天见到自己的偶像魏国信陵君了。当时有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是其中之一。刘邦对信陵君很仰慕。

说实在的,也就是刘家祖上曾经阔过,刘邦才有很开阔的眼界,否则,在那个年代,一个不读书的农民的儿子,怎么敢从楚国地界,跑到魏国地界,去追自己的心中偶像。

然而,祖上阔过归祖上阔过,到了刘邦父亲这一辈,刘煓已经是个标准的农民和市井小民。

刘邦不务正业,被刘煓批评过,他家已经是农民,刘邦就应该种地,刘邦却选择做一个社会青年。

刘邦从小仰慕的是信陵君和秦始皇这样的英雄。

刘邦十几岁的时候,跟着一帮社会青年混社会,一会跑去魏国找信陵君魏无忌,一会跑去长安,看秦始皇出游,羡慕他们的风光无限。

刘煓却对这个儿子不看好,认为刘邦不务正业,近似于社会闲杂人等。

说起来,做社会闲杂人等,最大的好处就是闲,有的是时间,刘邦跟一个姓曹的女人勾三搭四,未婚生子,这更让刘太公瞧不起了。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曾经问自己的父亲,他说,当年你说我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不治产业,现在整个天下都是我的了,你怎么说?

刘太公当然无话可说,谁能想到当年最不争气的刘三儿,最后搞了这么大一番事业。

刘邦打江山的过程中,刘太公也没少跟着受苦,那时候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当初,刘邦在沛县起义后不久,就投靠了项梁项羽叔侄,因为他们在楚国的地界,项梁项羽家是楚国的大贵族,项燕的后代。

刘邦跟着项家干了一阵子,不能久居人下不是,等到鸿门宴以后,双方有点撕破脸了。

接着,项羽自称楚霸王,大封诸侯,刘邦被赶到偏远的四川。

再接着,楚汉之争爆发,刘邦的老家,还有他的老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等一大帮人,刘邦派人去接,没接到,已经被项羽接走了。

有一句话叫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就是切肉的刀子和砧板,砧板就是现在的切菜板。

为了让刘邦投降,项羽弄了一个跟门板一样大的砧板,把刘太公绑在上面,对刘邦说,你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爹剁碎了炖汤喝。

刘邦从小混社会的,哪怕这个啊,打架打不赢,打嘴仗我可不能输,刘邦说,以前我跟你混的时候,咱们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把咱爹煮了肉汤喝,别忘了给我也弄一碗。

项羽竟然威胁不了刘邦,也可见刘邦的流氓气质,六亲不认呢。

项羽一看,刘邦怎么是个这种玩意儿,一怒之下,要杀了刘太公,结果被刘邦的奸细项伯阻止了,刘太公捡了一条命。

说起来,项伯是项羽的堂叔,却当了刘邦的奸细,也可见,刘邦这人有一股独特的气质,就是有人甘愿为他卖命,当年的战国四公子,三千门客,不过如此吧。

本来楚汉之争,项羽是占上风的,结果项羽刚愎自用,渐渐失去人心,刘邦占了上风。

项羽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跟刘邦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刘邦和项羽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谈判的筹码是,项羽把刘太公和吕雉等人还给刘邦。

刘邦弄回了老爹和老婆孩子,不久就翻脸不认人,最终十面埋伏,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把刘太公和他的妾室李氏,安排在一个宫殿里,刘邦每过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刘太公。

刘邦虽然已经贵为皇帝,但见了自己的父亲,还是执行父子之礼。

刘邦不读书,所以遵循的是最质朴的民间的礼节,父子就是父子嘛。

可刘邦手下的一帮读书人,却看不下去了,他们找到刘太公,对刘太公说,你们现在不是父子了,是君臣,就算你是皇帝的亲爹,见了皇帝也得叩拜。

所以,刘邦下次再来的时候,刘太公就拿着一把笤帚,在门口跪迎刘邦。

刘邦一看,这这这怎么话说的,自己的亲爹给自己下跪,夭寿了。

刘邦一问之下,才知道有人告诉了刘太公。

刘邦在战场上为形势所逼,不顾亲爹的死活,这个时候,却怎么也忍受不了自己的八十老父给自己下跪。

于是刘邦让读书人想办法,最后,想出来一个,刘邦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太上皇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地位高,再见了刘邦不用下跪了。

当时,刘太公还有个妾室李氏,一同被尊为了太上皇后。

当时,汉朝皇室没有自己的宫殿,住的是栎阳宫,而太上皇也跟着汉高祖刘邦住在这里。

住在深宫里,规矩就大,刘太公这个老头子虽然是万人之上,却闷闷不乐。

刘邦看父亲很不开心,就起了孝心,一番询问之下,才知道父亲怀念以前的乡村市井生活。

刘太公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以此为欢。

说白了,深宫里太寂寞了,而且,老年人喜欢热闹。

于是,刘邦一声令下,给自己的父亲盖了一座新的丰城——刘太公的父亲不是当过丰城县令吗?

盖好以后,把刘太公的老邻居、村里人、镇上的人,全都接到了新丰城。

那些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的人全都来了,热闹了,刘太公也高兴了。

也可以看出,刘太公当上太上皇以后,已经八十多岁了,早就对女色提不起兴致了,况且身边还有一个太上皇后管着。

所以,刘太公没有再纳妾,就算给他纳了妾,他这个年龄,也不中用了,看着心急啊。

你以为人人都是宋朝的张子野,八十五岁买妾,一树梨花压海棠啊?

刘太公最后那几年,估计日子过得也不错,直到八十五岁的时候去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