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人才科技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中国江苏网

12月22日,沛县人才科技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这个中心主要负责全县高精尖人才引进、校企合作对接、科技企业孵化培育。通过这一机制灵活、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综合性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的建设,吸引一批符合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创新创业项目,支持一批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奋力打造徐州济宁之间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高地。

沛县县委书记李淑侠介绍,近年来,沛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先后引进王一德、邹学校、李树深、王恩哥等4名院士在沛县开展创新工作。领军人才董明博士引领的碳纳米材料产业初步呈现集聚效应,形成了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格局。用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凝聚人,注重政治引领吸纳,推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化常态化,引领感召各类人才,凝心聚力,点燃了沛县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目前沛县已与省内外高校建立校地战略合作关系14个,建成校企联盟个,实现了校地合作由点到面、由项目合作到战略合作的转变。有效整合现有科技和产业资源,先后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9个,平台载体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不断增强。

对接大院大所加快产才融合

人才生态决定城市与人才的“黏性”,是最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聚智品牌。近年来,沛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县战略,出台人才引育新政及相关配套文件,实施人才引进“四项计划”,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与一大批大院大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强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12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龙固镇的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各司其职,技术人才临岗指导,数百台加工设备高速运转,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恒辉编织目前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编织机械生产研发基地,年产各类编织机械2万余台,70%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30%的产品销售至美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进一步提高研发水平,恒辉编织还与东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建立省级特种编织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研发了多种用途的高速数控编织机。省双创人才孟婥教授主持的“复合材料预成型体自动编制机械设备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入选江苏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促进全县灌排设备产业发展,早在年,沛县人民政府就与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龙头的江苏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沛县的新格灌排、泰丰泵业、七燕泵业等骨干企业与江苏大学建立了校企联盟,双方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方面的合作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说,沛县灌排产业基础雄厚,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两方的全面战略合作将催生共生效应,有效促进沛县灌排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大学技术创新。

12月22日,虽然室外天气寒冷,但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新格灌排设备有限公司内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机器人生产线焊接、调试,忙碌而有序,根据客户要求生产的新型绞盘式喷灌机、滚移式喷灌机、移管式喷灌机等源源不断地走下生产线,随后被迅速装车外运。新格灌排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沛县灌排泵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制定了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国家标准、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拥有60余项国家专利。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8万台智能泵站已经销往全国各地。

项目+基地+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

沛县坚持“一个高端人才就是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一方市场”原则,建立外来高端智力人才库,实行长期动态调整管理,组建人才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