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pf.39.net/bdfyy/xwdt/
公元前年,陈平奉命捉拿樊哙,将樊哙装进囚车,押赴长安,不料半路传来惊人消息:“刘邦驾崩了!”陈平暗叫:大事不好,吕后肯定不会放过我,我要赶紧回去演出戏,不然小命不保。
公元前年,陈平受到了刘邦的秘密召见,让他除去正在外领兵作战的樊哙。按理来说,皇帝将这种事交付给臣子,是对臣子信任的表现,但陈平却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刘邦虽然雄才大略、从一个亭长当上了皇帝,但当他晚年时却不如年轻时那样睿智,而是沉迷美色,十分宠爱年轻貌美的戚姬。
戚姬为刘邦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如意,刘邦不仅喜爱戚姬胜过自己的原配吕后,连带对刘如意也更加偏爱。
据记载,刘邦经常对左右的人提起,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性情仁弱,还是刘如意更像自己,曾经数次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但终究因为大臣们强烈反对而未能成功。
另一方面,吕雉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大她15岁的刘邦,起初吕雉也一心操持家务,在刘邦出外时把父母和儿女们照顾得好好的。
不过,等刘邦成为皇帝之后,吕雉意识到戚夫人更受刘邦的宠爱,连刘如意都威胁到了自己儿子的地位,心中便暗暗戒备起来。
吕雉是一个很有头脑和手腕、富有政治智慧的女人,这一点刘邦也很清楚。当他发现太子羽翼已成、自己无法改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时候,就经常感叹,担忧当自己死后,吕后一伙会诛杀戚夫人和刘如意。
这一年,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受了伤,加上他年纪一大,病势更加沉重。当听闻燕王卢绾叛乱后,只能派樊哙前去讨伐。
樊哙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从沛县起义时就跟随刘邦,在鸿门宴上还曾对刘邦有过救命之恩。不过,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君臣有别,两人的交情就大不如前了。
当樊哙奉命离京后,有人趁机向刘邦进言道:“樊哙平时就和吕后一伙走得很近,他们狼狈为奸,等皇上百年之后必定会图谋不轨。”
刘邦本来就对吕后一伙怀有疑忌,闻言更是大怒,于是立刻命令陈平想个办法除掉樊哙,并把他的头带来见自己。
陈平表面不敢不奉诏,内心却是叫苦不已:如今朝廷中吕后势大,连刘邦身为皇帝也要顾忌三分,自己如果真的除掉樊哙,以后被吕后清算,哪里有好下场?
再说了,刘邦只是一时听信谗言,等他日后冷静下来,未必不会后悔,而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为妻,算得上是刘邦的亲戚,自己则只是个无亲无故的臣子罢了。届时皇上迁怒自己,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陈平是刘邦手底下的谋士,跟随刘邦多年,自然是机智过人。在情急之下,陈平想出一个主意,他向刘邦提议道:
“不如让大将周勃与臣一同前去,以臣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实际上将周勃暗藏在车驾里,等诛杀樊哙后,就让周勃统领军队。”
刘邦认为这个计策很不错,可以避免樊哙死后军心哗变,于是就应承了下来。这个周勃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名将周亚夫的父亲,也是自刘邦微末时就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将领,因此深得刘邦的信任。
然而,在陈平、周勃二人离京之后,陈平就向周勃说道:“将军,我们此去,大大不利,稍有不慎就要人头落地啊!”周勃一听大惊,连忙问道:“先生此言何解?”
于是陈平分析道:“樊哙不仅是皇上的亲戚,也是劳苦功高的老臣,还和吕后关系密切。如今皇上一时激愤之下命令我等斩杀樊哙,等他日后后悔,岂不是要降罪于我们?”
“再说了,陛下如今病重,说句大不敬的话,等他百年之后,必定是吕后掌权。届时,吕后能够放过杀害了樊哙的你我二人吗?”
周勃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但皇上命令已下,如果放了樊哙,又是抗旨,这该如何是好?见此,陈平趁机道:
“不如这样,我们只是抓住樊哙,将他带回京城,让皇上发落。即使皇上真要杀他,那也是到时皇上亲自下旨,与你我二人就没有关系了。”
周勃认为陈平这个折中的办法很妙,于是二人到了樊哙的军营后,只是把樊哙绑了起来,押赴京师。周勃则照原先的安排留在了军中。
不得不说,事情的发展完全在陈平预料之中,囚车还没有到京城,刘邦就驾崩了。陈平带着樊哙回到京师后,为了在吕后面前表忠心,立刻不顾阻拦冲进刘邦的灵堂,并大哭道:
“皇上啊,我已经按照您的旨意将樊哙带了回来,虽然您说要斩杀樊哙,但樊哙是朝廷重臣,我怎敢随意处置,只是皇上您却不在了,这该如何是好?”
吕后一听,也明白了陈平只是奉旨办事,而且还留下了樊哙的命,于是没有责怪他,反而任命陈平为郎中令,继续辅佐新皇帝刘盈。
陈平依靠自己对局势的明智判断和机灵的头脑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后来他又与周勃主导了政变,平定了诸吕之乱,将江山交回到了刘家的手中。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智慧无愧于“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