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年过60的汉高祖刘邦再次领兵亲征,而他的对手正是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淮南王英布。在甀城,汉军与淮南国的军队相遇。战斗开始前,刘邦率先向英布喊话:“你当王当得好好的,为啥要造反?”谁知英布嬉皮笑脸地回答:“欲为帝耳。”也就是说:“我就是想当皇帝”。不仅如此,英布还特意指挥军队变了个怪阵。对于刘邦来说,这个怪阵令他非常熟悉,甚至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于是刘邦恐惧地对左右将领说:“难道项羽复活了吗?”刘邦戎马一生,是一个从尸体堆里打出来的帝王。然而,身经百战的刘邦为何会如此惧怕英布的怪阵?而这,就要从刘邦、项羽交手的历史来说起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而项羽跟着叔叔项梁在会稽举起了反旗。之后,项梁扶植楚国遗民熊心为楚怀王,而作为楚国人的刘邦也加盟了项梁队伍,成为楚军中的重要将领。在此期间,刘邦虽然比项羽年级大几十岁,然而两人仍旧建立了起了兄弟般的友谊。在战场上,刘邦和项羽紧密配合,连续大败秦军,连续攻破城阳、濮阳、雍丘等重镇。但在定陶之战中,项梁兵败身死,楚国的权力经历了一轮大洗牌。随后,楚怀王将兵力分为两路,一路由刘邦带领,向关中前进,意图一举灭秦;另一路由宋义和项羽带领,北上巨鹿救赵。原本,项羽想随老哥刘邦一起灭秦,但是楚怀王生怕项羽重新夺权,因此将他拴在自己的亲信宋义身旁,让其不敢造次。但人算不如天算,项羽却直接杀死了宋义,夺取了兵权,并在巨鹿全歼秦军主力50万。而在另一边,刘邦避实就虚,从武关杀入关中,一举灭亡秦朝。秦朝灭亡,刘邦、项羽要记上首功,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刘项灭秦”。早在与秦军决战前,楚怀王就有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在项羽看来,自己再巨鹿死磕秦军主力,却让刘邦占了大便宜。因此,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从亲密的战友关系瞬间转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公元前年,被分封到汉中的刘邦,先后消灭了项羽预先布置在关中的三个诸侯。之后,他又趁项羽主力东征齐国之机,打下了楚国首都彭城。当时,汉军以及其仆从军多达56万,在刘邦看来,项羽也不过如此,天下的大局或许就这么定了。就当刘邦流连于楚宫,整天与项羽妃嫔嬉戏之时。项羽却率3万精兵,悄悄地赶到,并上演了一场逆天改命的好戏。在当时,中国的主战兵种还是步兵与战车,骑兵仅起到辅助作用。然而项羽却大胆创新,率先开发出纯骑兵战术。例如骑兵的机动性,项羽绕到刘邦军队薄弱的侧翼,然后以迅雷之势,予汉军以毁灭性打击。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汉军56万人便全线崩溃,他们自相践踏,像无头苍蝇一般投入水中。光淹死、踩死的,就有10多万。由此,汉军元气大伤,曾经的盟国,几乎全部叛汉投楚。而刘邦在此战中,不仅将老爹、妻子丢给了项羽,连自己的命都差点搭上。如果不是萧何及时征发关中老弱支援,汉国几乎要一波被项羽推平。彭城之战后,项羽和刘邦围绕荥阳反复拉锯。在正面战场上,刘邦根本不是项羽对手,几乎每战皆败,只能依靠荥阳坚固的城防和多年积累的粮食苦苦支撑。然而刘邦虽然不是项羽对手,但他的盟友和手下,却总能击败项羽的手下。一方面,英布和彭越被刘邦成功拉拢,不断骚扰楚国薄弱的后方,切断了楚军的粮草。为了对付英布、彭越,项羽被迫暂时放开刘邦,亲自带兵迎敌。而项羽一走,刘邦便能击败其留守的楚将。当项羽击败英布、彭越后,此前的胜利成果已经完全丧失。就这样,项羽被困于京索间,动弹不得。另一方面,大将军韩信连续灭掉魏国、赵国、燕国、代国,又兵不血刃地灭掉齐国。在泓水之战中,韩信全歼楚军主力20万,楚国的腹地完全暴露在汉军的铁蹄之下。虽然项羽军事能力出众,所击者破,所当者服。但面对群狼的围攻,项羽这条猛虎也得歇菜。最终,项羽不得不和刘邦约和,以鸿沟为界。然而刘邦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仍然背约进攻项羽。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刘邦明明握有重兵,却仍然不是项羽的对手,反而被楚军包围于固陵。就在此时,韩信、彭越、英布的援兵姗姗来迟,汉军兵力大增,达到50万,而楚军仅有10万。在垓下决战中,韩信从刘邦手上接过了指挥棒,秦末两大军事家展开了唯一一次对决。在这场战役中,韩信带领中军率先进攻项羽,却被项羽杀得大败,被迫退却。然而,楚军的两翼,不是汉军两翼的对手。最终,楚军寡不敌众,被汉军击败。而项羽在杀死数百汉军后,也自刎与乌江。从军事才能上来说,项羽是当时最强的将领,甚至韩信也未必能胜过他。但是项羽在政治和权谋上太过薄弱,难以留住人才,更不会任用人才。最终在四面楚歌中,趋于灭亡。项羽虽然死了,但是刘邦仍对其攻势的凌厉感到后怕,而造反的英布也看出了这一点。当刘邦领兵前来后,英布便故意模仿了项羽的怪阵,想占据心理优势。然而相比于项羽,英布的军事才能差得太远。虽然英布给汉军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连刘邦自己也中了一箭。但最终,英布还是败在了汉军手上。而在不久后,刘邦也因这次的箭伤而死。对于刘邦来说,项羽果然还是阴魂不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