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三番五次想除掉萧何,为何萧何后知后觉

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https://m.39.net/disease/a_9203107.html

公元前年,刘邦重赏了萧何,一帮文武跑去萧何府上道贺,有一个瓜农却穿着一身孝服说要给萧何吊丧。萧何鼻子被气歪,很想乱棍将瓜农轰出府门,但听了对方一番话后,萧何不仅消了气,而且对瓜农言听计从!

前年,萧何帮助吕后除掉韩信,刘邦闻讯给萧何追加户食邑,另外还派去名卫士,说是保护萧何的安全。萧何感激涕零,这笔卖买做值了。

要说萧何得到的这笔赏赐着实不小,还被刘邦惦记着安危,满朝文武没有不羡慕眼红的,有一些人干脆屁颠屁颠跑去给萧何道贺。萧何本就心情不错,加上有这多人上门来捧他,所以便排开宴席款待众人,也为自己庆贺。

可是,正当萧何与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时,忽然,有一个人身穿孝服哀嚎着走进府门。这个人一身素缟,边走边哭,如丧考妣。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兴致大减。

萧何认出此人叫召平,是位名士,在秦朝时做过东陵侯。秦末,召平曾做过陈胜的部将。陈胜败亡后,他隐居到乡下以种瓜为生,由于瓜硕大甜美为他独种,于是众人称作“东陵瓜”。

见召平鲁莽扫兴,萧何面带愠怒上前质问:“众人皆贺,足下独吊,何以大煞风景?难道萧某有得罪足下的地方?”召平止住嚎声冷冷道:“丞相要大祸临头了!我一介瓜农替一无所知的丞相悲哀,实在没有忍住才哭!”

萧何心里打一寒战,但依旧故作镇定问道:“不知先生此话从何说起?萧某愚钝,还望赐教!”召平说:“皇帝在外面与陈豨厮杀,丞相却躲在家里享受高朋满座、把酒言欢。你没有身临刀林箭雨,皇帝却派甲士保护你,为什么?因为韩信刚刚谋反被杀,皇帝不放心你呀!所以皇帝并不是保卫你,而是用这些人看着你!待皇帝凯旋之日,就是丞相受难之时!”

萧何听完,浑身直冒冷汗,急忙朝众人挥手解散宴席。待众人散去,萧何忙将召平请到上座,拱手道:“先生可有化解的办法?”召平笑着说:“说来不难,丞相须将赏赐全部推掉,然后筹措钱粮给皇帝送到前线即可!”之后,萧何安召平说的去做,刘邦果然很高兴。

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为什么看不出刘邦的套路呢?原因在于,在玩权术方面,他与刘邦的差距太大了,刘邦不止一次“敲打”萧何,而萧何总是反应迟钝、后知后觉。

刘邦曾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卢绾,一个是萧何。卢绾是刘邦的发小,几乎没有战功,却被封为了燕王,成为刘邦主动赐封的第一个异姓诸侯王。萧何虽然没有替刘邦上阵拼命,但在后方呕心沥血的付出,四年楚汉战争所耗粮秣军需,基本上都是拜他筹集。因此,刘邦称帝封赏功臣时力排众议,认定萧何的功劳最大。

与刘邦、卢绾一样,萧何也是丰邑人,可能少时他与刘邦的关系不及卢绾,成年后却越走越近,特别是他任沛县主吏掾后,给了刘邦不少资助。举个例子,当时刘邦当泗水亭长,经常往咸阳送徭役,临行时,沛县头脸人物都给资助,他们大多数都是钱,萧何每次都给钱。

刘邦起兵后,萧何负责经营后方,给刘邦提供开资用度,这个角色一直没有变过。刘邦出汉中与三津王(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开战时,萧何经营巴蜀;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在关东死磕项羽,萧何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常年在外平定异姓诸侯,萧何做为丞相依旧掌舵中枢关中。

所以,刘邦常年的疏离关中,导致关中百姓只认萧何不识刘邦,如果趁刘邦不在,萧何于关中自立,易如反掌。要知道关中在后来可是西汉帝国的心脏,这就是刘邦始终放心不下萧何的原因。但是萧何认为对刘邦赤胆忠心,根本不会产生诸如取代刘邦的念头,所以当刘邦一次又一次发出信号时,萧何总是给曲解了。

就拿楚汉战争阶段来说,刘邦与项羽僵持的同时,也不忘三番五次派人回关中慰问萧何。其实,刘邦此举明为慰问,实际上是探听动静,因为他控制不住内心对萧何的猜忌。但萧何没有看透,每次见到刘邦派来的使者,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不过,很快有一个叫鲍生的人就醒萧何说,这是汉王对您不放心呀!萧何问,那该怎么办呢?鲍生说,不如让您的兄弟、侄子、儿子都去陪汉王打仗,这样就没事了。萧何赶紧照办,此后刘邦果然减少了“慰问”他的次数。

在除掉韩信的过程中,萧何居功至伟,因为主意是他出的,去诱骗韩信的人也是他,所以他认为自己这个赏得的实至名归,也当仁不让。但刘邦并不这样认为,他知道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当年不是萧何立荐韩信,他不可能重用韩信。如今韩信被杀,萧何就没有想法吗?如果萧何动了歪念头,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刘邦为保险起见,虽然在关东与陈豨交战,但既给萧何加封食邑,又派卫士“保护”他。

不仅如此,韩信死后,刘邦在出征英布时,依然经常派人到关中打探萧何的动静,萧何依旧认为刘邦出于关爱,实际并非如此。多亏一位门客给萧何提醒,萧何这才以自污躲过一劫。不过,刘邦归来后,萧何又自作聪明地替百姓讨要上林苑荒地。刘邦被激怒,马上将萧何关入大牢,若不是卫尉向刘邦求情,萧何老命提前休矣!

可见,萧何虽然风来雨去,经见过世面,有过人格局,但是他却不懂权谋,政治欠缺,看不透刘邦,是一个书呆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