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15年前在太仓打工的工友,他只为说声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在丰县欢口镇高庙菜园村,

有一位卧床15年的男子

在用生命书写着这句话。

他的名字叫做李祥宁。

以嘴衔笔写作的李祥宁

年,21岁的李翔宁在太仓一家建筑工地上劳作时从十米高空跌落,摔断了颈椎,自此高位截瘫。但李翔宁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四肢没有知觉的他,用嘴衔“笔”在平板电脑上写作,写下了3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在去年出版了文集《不负此生》。

今年9月24日,笔耕不辍的李翔宁写文章,想要寻找15年医院照顾过他两个月的“义务护工”老高,对他说一声“谢谢”!

ICU外,

老高签下病危通知书

老高的个头不高,是李翔宁的工友,沛县人。

年9月的一天,李翔宁在工作时从高空跌落,远在家乡的亲人因为路途遥远,医院。医院忙前忙后。李翔宁第一次的抢救同意书和后来的第一张病危通知书都是他签的字。

“我在ICU的十多天,老高一直陪着我爸妈在门口守着,每天的伙食标准和营养都挺高的。他也挺厉害的,在医院门口的小饭店买了两天饭,就和老板混熟了,趁人家不忙的时候,花上几块钱加工费,他就亲自下厨炒几个老家的家常菜。”李祥宁说,到他脱离生命危险,转到普通病房,他也没有离开。

病房前,

老高熬的夜不比父母少

李翔宁转入普通病房后,老高寸步不离地守在病床前。

照顾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岂是容易之事。李翔宁刚转进普通病房那几天,开始拉肚子。前几天拉得最厉害,这边还没清理干净,那边又拉出来了,老高急得不行,有好几次来不及戴手套,就直接抓上去了。

医院的白天尚且好熬,夜幕降临,陪护人员的煎熬时刻也到了。短小的陪护床,时刻紧张的情绪,都让人难以忍受。而那时的老高,夜间就睡在李翔宁病房外的走廊里,只要有护士查房,他肯定要跟进病房去看看。

“现在想想,他那会熬的夜好像并不比我爸妈少。”李祥宁感激地说。

李祥宁现在很乐观

15年后,

想对老高说声“谢谢”

随着李翔宁状态的渐渐稳定,父母对他的照顾也逐渐得心应手了。工地停工后,大概在11月份,老高就跟着部分工友一块儿回了家。那时候手机不是非常普及,李翔宁一家请求他留个家里的电话,他嘿嘿一笑说,家里没有电话。两人就此失去联系。

回到家后的李翔宁,一度无法面对自己高位截瘫的现实,自我封闭。后来在父母的劝导下,朋友的鼓励下,他重拾生活的信念,开始用嘴衔“笔”,在平板电脑上开始了写作之路。

3年前,李祥宁通过手机在网上与本地一家新媒体公众平台建立联系,开始发表自己创作的文章。一篇篇朴实无华而又情真意切的作品问世,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他成为了丰县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年5月,李祥宁还与丰县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协议。

今年9月,距离意外摔伤整整15年过去了,李祥宁总是会想起当年悉心照顾过他的工友老高。

“老高现在应该60多岁了。前些年我没找他,是担心自己的现状给他带来困扰,毕竟他是那么重情重义的人。但不找到他,对他说声谢谢,又是我们一家人的遗憾。”李祥宁说,他特别希望有一天能与老高重逢,好好感谢一下他当年对自己和家人的帮助!“老高大爷,你如今在何方?不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如果你认识年

曾经在太仓打过工的沛县人老高,

请联系汉风号热线

徐报融媒记者吴云见习记者芦红侠

编辑珊珊责编辛安然

往期推荐

坚守,一位老党员的燃情岁月!

重大突破!徐州小将,好样的!

你入党那一年,徐州发生了什么!

点个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8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