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刘邦是个流氓,而没有记载他贪财好色。“流氓”古代的意思和现在不一样。古代的人只要游手好闲、不事劳作都会被成为流氓,现在则将好色调戏妇女的男人称作流氓。刘邦不事劳作是事实,好色也是事实。但他不调戏妇女,更不贪财。刘邦的家庭不是大富之家,在父亲刘太公和两个哥哥的经营下也是小康家庭。所以刘邦和弟弟刘交都有条件读书学文化。刘交爱好读书,后来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名人。刘邦却不爱读书,而尚游侠。刘邦实际只比秦始皇小三岁,他年轻的时候还是战国时代。那时候的君主、贵族还有高官都喜欢养士,所以很多“士”都依附于这些人,以为晋升之阶。魏国公子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是食客三千,是游侠们向往敬重之人。年轻的刘邦也想去投靠信陵君,但是刘邦去的时候,信陵君已经去世了。所以,刘邦就投靠了张耳。张耳是外黄的一个大地主,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也开始招致门客,在江湖上名声很大。刘邦在张耳这里呆了很久,和张耳结为了好友,学到了很多的处事、做人等经验。后来的反秦起义中,张耳也是一路诸侯,最后做了赵王。张耳不幸战死后,刘邦将张耳的儿子张敖立为赵王,并将自己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巩固统治,秦国对儒生和游侠的打击很大。刘邦只能结束游侠生活,回到沛县。多年的游历生活使得刘邦无法安心于种植耕作,于是他就在家乡四处游走,交接朋友。这就让安分守己的乡亲们看作是不务正业,“流氓”。就连父亲刘太公都看不起他,说他不好好劳作发家。但是,刘邦在沛县的交游却让他结识了很多好友,这些人都成为日后西汉开国的功臣集团。更重要的是为他打开了机会之门。刘邦是好色的。他四十多才娶了吕雉。这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一方面是穷,另一方面是他的生活方式为一般人不认可。但是作为江湖中人,女人是不缺的。比如刘邦的大儿子刘肥就是他和一个寡妇的私生子。没有听说刘邦强抢霸占过妇女,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为人不耻的,如果他这样做,他的那些江湖朋友也会远离他的。后来,刘邦做了汉王、皇帝以后,倒是很享用美人。当然这本就是一个帝王的本性。那个男人不梦想这样呢?刘邦完全不贪财。项羽外面看像是个汉子。可是要将爵位封人的时候,他一定会翻来覆去的摩挲印绶,非常的舍不得。刘邦却完全不这样。他不光节衣缩食,拿出巨量的黄金收买项羽的部将。他还向天下豪杰发出英雄贴,只要能灭项羽,他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天下。后来刘邦封了多个侯爵。不光在数量上是历代开国帝王中少见的,而且这些侯爵是真正裂土的,不是后世的名义上裂土。侯爵们在自己的封地是有完全的自治权的。萧何、张良为什么愿意追随刘邦?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和前同事。刘邦在游侠的时候,就结识了萧何。相信是刘邦身上的领袖气质征服了萧何,所以在沛县的时候,萧何就多次帮过刘邦。当反秦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也是萧何联络上在芒砀山落草的刘邦,使得刘邦占领了沛县,拿到了起义的第一桶金。之后,刘邦在前线开疆辟土。萧何掌管后方,征兵、搞生产。刘邦一次次战败,输的裤子都快没了,是萧何又送来了壮丁和粮草。所以,虽然萧何没有在前方杀敌的战功,刘邦却称他是“汉初三杰”,将他的功劳排在功臣榜的第一位。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他的祖父等三代都是韩国的相国。所以,当韩国被灭后,张良变卖所有家财,招募亡命之徒要刺杀秦始皇。后来,在博浪沙,张良派出的刺客击碎了秦始皇的副车。张良被迫流亡天下。所以说,张良实际也是江湖流浪的游侠。秦末起义风潮中,张良当然就辅佐了韩国贵族后裔的韩王。期间,张良结识了刘邦,两人相互欣赏。但一开始,张良还是没有归顺刘邦,后来才到了刘邦的麾下。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张良也为张良运筹帷幄。刘邦当了皇帝后,封张良为万户侯,很多大将不服。因为张良从没有冲锋陷阵。但刘邦却对大将们说,你们是功狗,是猎人捕猎的好帮手,张良是功人,指出去那里找到猎物。仅凭刘邦对萧何、张良的知人善任,刘邦就是个好的领导者。这样的人当然是有很多人追随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