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脸红大同羞愧鹤岗汗颜徐州的转型

白墙黛瓦飞燕子衔泥归。怎么也想不到徐州曾经是资源型城市。上篇文章我讲了中国的棚改,在结尾的时候,说了会讲讲徐州,我不是徐州人,但是以前去过徐州,对这个城市最深印象是非常之干净,不论是路面,还是路边的住宅大院,即便房子看起来很旧很破的,都是收拾的都是整整齐齐的,在徐州我也看到了许多老旧的棚户区。在棚改激励名单中两次看到徐州的名字,为什么徐州成了被国家特别垂青与照顾的对象?毕竟有棚户区的城市还是非常多的,你们所在的城市为何没有连选2次,甚至连名单都上不去?01城市的记忆城市是有记忆的。有些城市靠旅游发家,那里是山清水秀,游人如织;有些城市靠农业支撑,那里麦田滚滚,农民肩扛手挑,一副农家喜乐模样;有些城市,靠工业支撑,那里机器声隆隆,大烟囱参天林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有些城市的发展来自攫取自我,不断向下掏空,给平坦的大地留下了道道伤疤,给蓝色的天空挂上灰色的帘帐。这类城市,我们通常称为资源型城市。依托大地赋予的丰富的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资源型城市能够快速崛起。等到有钱了,再去做修复。这个叫做先发展后治理。但是这个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资源总会有用完的一天,用完了应该怎么办,所以,要转型。转型很困难,人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城市也是一样。以前靠资源发家,整个行业的产业链都已经布局好了,那里的人一辈子就是挖煤,可能其他的技术他也不会,改起来,要付出很大代价。安徽淮南,山西大同,都是典型的重仓煤炭的城市。曾经我走在淮南的大街上,那里的道路破损,尘土飞扬,呼吸一天,鼻孔是黑的,煤炭对城市环境的破坏是肉眼可见的。但是靠煤炭发财的好日子在年就要到头了。在那一年,煤炭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年,因为国产煤炭的供应宽松、结构性过剩,以及进口煤的大量进口替代,导致煤炭的价格暴跌,煤矿建设投资回落、煤企亏损严重。整个煤炭工业陷入困局。客观的条件不得不逼着他们开始转型,淮南矿业集团当时转向房地产投资,勉强盈亏相抵。而出于惯性经济,许多资源型城市并不愿意转型,还没到快死的那一步,他们更倾向于安于现状。但是危机已经出现。年,国人知道了一个叫雾霾的东西,那一年,也知道了一个叫PM2.5的指标。源于那一年,国家在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PM2.5;年底,最高层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年)》,督促资源型城市赶紧转型。所有的这些举措,都是系统性的。整体最高级战略变了,你不变也不行。资源型城市转型,有的转成功了,有的从此一蹶不振,很难再提振。为什么有的一蹶不振,像当时淮南矿业集团,他们转型,去做房地产,还有其他城市不少矿厂,也去做房地产了。为什么做房地产,因为确实很多老的国企矿业集团,不知道要去干嘛。淮南年的GDP有下降,到现在起起伏伏,没有稳定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年GDP倒数第四。而在公里开外的徐州,一个煤炭资源老城,及早的了新衣。02老城市换新衣徐州隶属于江苏,地理位置上,处于江苏最西北的边界,建国初期有百里煤海之称。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城市振兴双重任务的地区。下图是江苏地图,可以看到,徐州与省内的连云港、宿迁接壤。对外,北边和山东枣庄接壤,往南与安徽淮北接壤。现在许多人去徐州,不管是游玩还是出差,很难去想像,这里山清水秀,徐州的云龙湖,云龙山,风景很秀丽,以前竟然是一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徐州现在是什么样的?有这样一组标签,帮你去初步了解它:全国新二线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第三位,联合国人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汉文化的发祥地,刘邦的故乡,西楚的故都……年前三季度,徐州GDP5多亿,江苏省内第6,是江苏北部城市数一数二的优等生。作为煤炭资源开采史有多年、最高年产量约万吨,民国时期重点建设的国家八大中心城市之一;由于过度向土地索取,徐州曾经有34.5万亩土地塌陷,迫使村镇搬迁、粮田废弃、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生态环境恶化。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恶果还在后面。由于进口煤炭更加省煤,更加清洁,对国产煤炭的冲击非常大。传统工业无法入年轻人的眼,徐州人口加速外流,近年来增长十分缓慢。失去年轻劳动力,等于失去经济发展的前进动力。遭遇戴维斯双杀的老工业基地徐州,没有让中央失望,响应号召开始主动转型。第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第二是淘汰掉煤炭产能,原先那些工厂附近的老旧棚户区,全部都清理掉,盖上高楼大厦,促使劳动力进行转型。这个过程叫棚户区改造。为了加速转型,徐州先后获批贾汪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泉山区九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鼓楼区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以及沛县、铜山区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国家级试点。连国家发改委都多次点名表扬,让大家都来学一学。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纳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实现了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类综合示范和专项试点的全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县区全部承担国家级试点任务。成功创建示范区后,徐州振兴老工业基地再次提速。围绕建设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双典范,全力支持徐州争做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样板、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样板、中心城市带动周边资源连片地区协同发展样板。重型机械行业有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外企有卡特彼勒(美国)、利勃海尔(德国)、布兰肯(澳大利亚),合资企业有美驰车桥(中美合资)、罗特艾德(中德合资)。年底,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唯一城市正式列入国家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年1月,徐州荣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而棚户区改造也起了较大作用。棚户改造,保障民生住房,大量的基建资金倾注,让这个城市焕然一新。年左右徐州住宅去化周期超过21个月。为降低库存量,徐州鼓励拆迁居民选择现金补偿,并给予10%的奖励!目前住宅去化周期已回落到5个月左右。年,徐州市的棚改规模在长三角三四线城市中位居前列。从来不敢想,之前这么一块荒地能改这么好,而且这么自然,让人感觉不到是改造过的一个地方,就像原始的一个地方。一个徐州市民在媒体采访中感慨万分的说道。不过这个举动直接拉抬徐州房价。徐州房价从年的六千多一平米一路飙升到年的每平米过万。年12月份,徐州新房环比涨幅1.2%,位居全国第2;同比涨幅11.6%,全国第11;年以来涨幅高达57.4%,全国第4!03教育为人才队伍建设插上翅膀因为房价提升更快,容易吞噬房价,而在各地打响抢夺人才战的锣鼓后,徐州也不甘示弱,出台了人才新政28条、领军人才10条等人才新政,设立初期规模10亿元的彭城英才投资基金。十三五期间徐州财政安排亿元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吸引重大产业项目、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人才在徐州落户。数据显示,截至年底,徐州市人才总量万,其中高层次人才10.2万,在徐州创新创业的诺贝尔奖得主、两院及发达国家院士等顶尖人才33人,建成诺奖得主工作室2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国家级各类专家余人。除了引进人才外,徐州自身的教育资源也不差,教育实力在江苏省内仅次于省会南京。例如国字号开头的中国矿业大学,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挖矿的,但人家是一所重点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截至年底,徐州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在校学生.55万人,毕业生46.75万人,专任教师11.43万人。如今,新一轮的棚改激励积极落地,徐州腾飞,赶超大佬,势在必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