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刘邦不平凡的开始,大丈夫当如此也

热闹的咸阳城街道平整,车辆行人井然有序,虽然没有鼎盛时期的临淄和大梁繁华,但作为整个秦帝国的核心,这里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一种秩序井然有序的景象。一个乡下来的亭长正痴痴看着眼前的一切。在他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他见到的最繁华的地方也就是沛县了。眼前的这一切让以前无所顾忌的乡下人陷入了沉思。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人们纷纷朝向最宽阔的驰道跑去。原来是秦始皇又一次准备出巡了。刘邦一般来说,始皇帝出巡时,全城往往戒备森严,是要禁止老百姓随意观看的。但是偶尔也放开禁令,在老百姓面前显示皇帝无上的神威。按照当时的礼仪,巡视车队最前面的是兵车,兵车之后是副车,副车之后才是秦始皇乘坐的銮驾,也叫做“金银车”。銮驾用六匹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驾驶,这就是所谓的“天子驾六”。銮驾后面依次跟随的又是副车和兵车。当这个车队浩浩荡荡地从这位乡下人的眼前经过时,那种令人快要窒息的威严气势让他大为震撼,他的心头不禁涌上来一股豪情壮志,内心说道“大丈夫当如此也。”在他心中这样想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想到自己真的有一天会成为咸阳城的主人,更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坐到那样豪华的銮驾上,接受臣民的顶礼膜拜。这个乡下人不是别人,他的名字叫做刘邦。无论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班固的《汉书》中,我们都找不到刘邦名字叫作“邦”的说法。由此可见,这个名字是他在日后才取得。在《汉书音义》中,苟悦诠释道:“讳邦字季,邦之字日国”。也就是说,刘邦在成功以后,才取了“邦”这个名字。但是取名的时间是在他被封为汉王的时候,还是称帝之后就很难考证了。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般的平民是没有名字的。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的父亲被称为“太公”,母亲刘氏为“刘媪”,翻译成现代语言,其实就是刘爷爷和刘老太,并不是很高雅的名字。至于刘邦的字“季”,也不是他真正的字。因为在古代,兄弟间排行的顺序就是伯、仲、叔、季。刘邦的大哥叫做刘伯,二哥叫作刘仲,因此排行老四的刘邦被叫作刘季也就理所当然了。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按照正常的排行顺,,刘邦应该排行者四,但是史书记载他只有两个哥哥。在刘邦和他的两个哥哥之间,可能刘邦还有一个哥哥,只不过这个哥哥不幸早死了而已。这并不奇怪,在那个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都不怎么高的年代,人口的死亡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在史书的记载中,刘邦的出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传说中,刘邦的母亲在大泽边上睡午觉,梦见与神仙相遇。当时雷电交加,天昏地暗,等刘邦的父亲跑过去看的时候,看到一条蛟龙伏在刘媪的身上,后来刘邦的母亲便怀孕生下了他。这段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后人附会。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蛟龙是一种水蛇的神化形象,其实换句话说,刘邦的先祖是属蛇的部族。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回到刘邦的出生地一沛县。沛县是秦朝才建立起来的一个县制,而丰邑则是沛县的一个乡邑,具体的位置在今天江苏省的北部,是非常重要的产粮区。“沛”本身就有水源充沛的意思。在战国时期,这里是楚国和齐国的边疆,深受楚国文化的影响,以蛇为图腾。在研究完刘邦的离奇身世后,我们再来看看史书中是如何记载他的外貌特征的。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对刘邦的相貌是这样记载的:“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的意思就是鼻子高挺,两颊之间十分端正,这的确是高贵美男子的长相。那“龙颜”又是什么意思呢?文颖《集解》里是这样诠释这一词汇的:“高祖感龙而生,故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从这样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除了鼻子长之外,脖颈也比较长,所有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那刘邦的身高究竟是多少呢?正史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野史中有记载说刘邦身高七尺八寸,折合成现在的测量标准差不多是厘米到厘米之间,这种身高在南方人中算较高的了。在刘邦的外貌特征中,最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胡须了。在我国古代,胡须一直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称得上美男子相貌的重要标准之一。古代的男子大都留有胡须,胡须长得既长又好看的人通常被称为“美髯公”。刘邦的美须髯,一则让他看起来有贵族相,另外一方面还能够让人觉得他办事牢靠,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刘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左腿上长了七十二颗黑痣。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刘邦长这些痣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究竟是多少颗,那就无从考证了。我们在前面说了,沛县这个地方水源充沛,土地肥沃,百姓们的收成都很不错。尤其是作为农民的儿子,家里的老大和老二必须从小就跟随父亲到田地里工作。而作为老四的刘邦则幸运得多,天生不用做这样的事情。沛县虽然刘邦出生在农家,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文盲。事实上,刘邦是受过教育的。《史记·卢绾列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俱学书,又相爱也”。因为有了共同学习的伙伴,家庭的经济条件也都还可以,这两家人就让这二人一同去接受教育。我们无法从史料中知晓刘邦接受了多少教育,但是从他日后的表现来看,他确实也受过一定的教育。这在当时的乡村是十分难得的,与其他埋头种植的农村青年相比,刘邦无疑是幸运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