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守护幸福徐州大家庭让我们战疫

◎徐报融媒记者汪辉吴云

截至年2月25日24时,坐拥千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徐州,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但是,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国拐点尚未到来,人口流动性增加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战“疫”交锋正酣,警报并未解除,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在徐州的街头巷尾不断发芽生长,播撒暖意。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征程中,徐州这座城市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始终生活有温度、防控有力度,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心而踏实。

人人参与战『疫』,齐心守护『大家庭』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余万徐州人上下一心、严加防控、同舟共济。在病毒面前,许多人挺身而出,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战“疫”,齐心协力,守护我们的大家庭。

2月25日晚,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系列短视频中《两个人的工厂》,讲述了睢宁一对夫妻的战“疫”故事,感动无数网友。

睢宁的来永和妻子张红侠,经营着一家生产户外运动防护用品的小工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人全部放假回家了。他们了解到全国各地防疫用品紧缺,而他们的工厂库存材料正好可以生产护目面罩,遂决定把已放假停工的工厂重新开工。

尽管只有两个人,工厂还是艰难地运转了起来。每天,老来都要把当天生产的产品送到当地医疗机构检验,确认合格后才出厂。一部分送给各个站点的防疫人员,一部分留给医务工作者们。他说:“前线医护人员那么辛苦,我只想尽自己一点能力做点什么。”

为了赶制防疫一线紧缺的护目面罩,夫妻俩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2月8日,夫妻二人没有回家,在车间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元宵节。这对自拍完结婚照就没有合过影的夫妇,留下了他们最珍贵的一张照片。

在这场与疫情的博弈中,党员干部都冲到了一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对疾控工作人员来说,最危险的工作就是采样。鼓楼区疾控中心主任杨建亮,虽然不亲自负责采样,但每次都会来到现场进行指导。

采样有三个步骤,其中最危险且要求最高的是咽拭子,采样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和疑似患者面对面,让患者张开嘴巴,用拭子擦拭到准确部位。疑似患者每呼吸一次,对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和威胁。若检测结果是阳性,还要对其家人逐个采样,然后对其家中和整个楼道进行消毒,整个单元的居民全部隔离。

每次都亲临“战场”的杨建亮说,他不能退缩,“因为我首先是一名技术人员,其次才是干部。”

一座城市,即便在特殊的疫情时期,人们也用微光闪闪的行动保持着城市的温度与品格。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政府还是企业,大家鱼水相依、风雨同舟。即使是平凡的普通人,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绽放出不一样的烟火,为幸福徐州大家庭增光添彩。

人人管好自己,不给『大家庭』添麻烦

徐州人都喜欢称呼这座城市为“大徐州”。何为“大”?不仅仅是指这座城市五省通衢、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和庞大的人口总量,更重要的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能代表城市品格的情义和气度。

继丰县大沙河镇9名大货司机在村头自我隔离14天被《人民日报》点赞之后,沛县15个农民工的做法再次彰显了徐州人的自律精神和坦荡胸襟。

据“平安徐州”微博发布,2月22日零点,沛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电话响起,报警人急促地说:“是公安局吗?我们昨天在山东济宁任城监狱附近干活,刚刚回来。那边有人感染新冠肺炎,我们不能回家,也不知道身上有病毒吗?能不能帮忙把我们隔离了?”

沛县公安局和疾控中心第一时间组织防控人员穿戴防护服赶往报警人蔡某所在的位置,那时他们刚刚自驾回到沛县,在高速出口报的警,一行一共15人。

15名农民工随即被转移至宾馆隔离点观察,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经过调查,他们去济宁之前一直在家中,在济宁接触的也均为工地内部人员,工作时穿着防护服,回到沛县后所到之处均进行了消毒杀菌处理。

铜山区棠张镇学庄村“收菜小哥”聂培刚,从以前的“在家等菜”变成了如今的“上门收菜”,为疫情期间蔬菜没有销路的菜农提供服务。因为接触的人员复杂,每天晚上他都住在自己的大货车里“自我隔离”,不想给家人和村里的父老乡亲带来风险。

聂培刚每天白天收菜,夜里把菜送到批发市场售卖,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自己的大货车里睡了20多天,比疫情之前辛苦两倍。但他说,再辛苦也得坚持。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菜农出不去,辛苦一季种的菜就没法卖,心血就都白费了,再说城里的蔬菜供应也不能断,这是他的责任。

疫情逐渐缓解,春色愈发撩人,但防范仍不可松懈。在各小区门口,值勤人员仍在坚守,徐州人仍在呼吁:“不聚集,不扎堆。忍忍,再忍忍,钟南山说能动了,咱才能动!”

最近,餐饮店慢慢恢复营业,根据要求不能提供堂食。记者在街头探访发现,很多沿街餐饮店都将食客拒之门外,或只开半扇门,或仅开一个小窗口提供外卖,店门口张贴着“请戴好口罩”、“排队间隔1.5米”的温情提示,有的还不忘标注上“徐州加油”四个大字。

人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维护“大家庭”的健康与安全,表达出战“疫”不获全胜决不松劲的决心。

人人守土有责,建设繁荣兴旺『大家庭』

家兴我兴,家荣我荣。

市委书记周铁根在年新春贺词中的一段话让许多人倍感温暖:徐州就是一个全市人民的大家庭,每个徐州人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徐州是我家,幸福靠大家,家兴我兴,家荣我荣。

1月25日,徐州市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自此,我们的家园被按下了“暂停键”。商场歇业,工厂停工,城市没有了烟火气。

随着春天的临近,整个城市在慢慢复苏。人人铆足了劲加倍努力,全力挽回失去的时间,让“大家庭”重新繁荣兴旺起来。

政策先行。2月初,我市及时出台21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暂停2个月,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实施灵活用工政策,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通过各种举措减轻企业负担,稳定职工队伍。

为帮助全市餐饮经营单位尽快脱困,2月19日,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携手助力餐企转型共渡难关,推出“线上建店”“无接触配送”等7大帮扶举措。

休完史上最长“年假”,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开始四处求职,人力资源部门通过“云上交流”为他们牵线搭桥。“没想到,刷了个抖音,几分钟,就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2月22日,28岁的徐州小伙刘新在抖音上的一场网络招聘直播中,获得了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岗位资格。

各大企业也拿出了满满的诚意,在人力资源云中心上演线上“抢人大战”:“高铁直达,食宿全包、报销来回车票……”“就近上岗,事业家庭两不误……”“办公环境四季恒温,配发制服,你就是最美的办公室小姐姐……”

自2月15日复工以来,我市的淮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视频连线、网络直播等方式,联动人力资源机构、用工企业、求职者三方“云上交流”,成功推荐上岗人。

“云签约”、“隔空面对面”招商……疫情面前,各种创新招商模式启动,徐州人不等不靠,用智慧与胆识重振家业。

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企业在复产复工,城市建设也在同步启动。至2月25日,市城管局负责的全市32项重点工程已有30家复工,正在加班加点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确保重点工程如期完工。

城市在苏醒,但防控仍不能松劲。徐州已经按下了“重启键”,也将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确保“大家庭”的安全。

人人携起手来,温暖我们的『大家庭』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仍需要全民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考验面前,徐州人总是能够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我这里有口罩,需要的请告诉我地址,我免费直接给您送去……”最近,这样一条信息在新沂市平安志愿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