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沛县 >> 沛县风景 >> 丰邑刘邦

丰邑刘邦

北京正规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4/8846467.html

有一个成语两贤相厄,这个成语就来自于好逸恶劳、浑身痞气的丰县刘邦。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把司马迁在书中说的这一小段详细开来,是这样。

楚汉相争时,季布的舅舅丁公是楚王项羽的手下将领,曾经在彭城之战中追击兵败逃亡的刘邦。两人正打得热闹时,刘邦回头对丁公说:“你我都是贤德之人,贤德之人是不会彼此为难的,不如放我逃生!”丁公觉得刘邦说的在理,于是停止追击,放了刘邦远去。项羽死后,丁公以恩人的身份来投奔刘邦,刘邦却翻脸不认人了,派人将丁公拉到军中示众说:“丁公身为项王重臣,却缺乏忠诚,正是这类臣子使项王失掉天下的啊!”刘邦下令将丁公斩首示众,并布告天下说:“后世为人臣者不可效法丁公!”丁公被气得当场吐血,仰头大骂说:"刘邦你这个丰县恶棍,真是天下最大的流氓!下辈子再让我遇见你,必将你碎尸万段,我在阴曹地府也要等着你!"

两贤相厄,说的是两个有才能、贤德之人互相为难,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只看到了丁工的贤德,而刘邦让我们看到的却是用一个忠臣的帽子杀掉了自己的恩人,还要把斩首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这就是来自于丰县的刘邦,但刘邦自己始终不承认自己是丰县人。

高祖十二年(前),刘邦打败黥布凯旋而归,路过沛县,召集父老乡亲纵情畅饮,并且组织了一个合唱团一起高唱《大风歌》。高祖纵情起舞,感慨万千,流着热泪说:“远游的人思念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千秋万岁后,我的魂魄仍然会乐归沛县。我从做沛公开始,诛暴讨逆,终于取得天下。今以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徭役,世世代代不用服役!”

为什么刘邦出生于丰地,却对沛县格外恩宠,这就要说到刘邦最初的起事。刘邦举兵起事,丰地人没有支持,反而背叛他。刘邦任命雍齿守卫丰邑,雍齿却率领丰邑人投降了周市。刘邦气得两次率兵攻打丰邑,却以失败告终。怀着对雍齿以及家乡丰邑的怨恨,刘邦转而投奔了项梁。

看,刘邦认为丰邑的家乡人是对不起他的,还做了背叛他的事儿,所以,在征战凯旋后,他也没对自己的家乡有例外的照顾。

刘邦是什么人,只许他负了天下,也不许天下人负他,尤其是家乡父老,不支持他的伟大事业,就要受到惩罚。

为了更明了这段历史,再来说得清楚一些。刘邦起事是在沛县,当时的主要支持者萧何、夏侯婴、曹参、樊哙一帮也都是沛县人或者长居沛县,刘邦免除沛县的徭役,也有收买人心的意思。

这样看,高祖刘邦是很不待见自己的家乡的,他觉得穷乡僻壤出刁民就是在说他的家乡,所以,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丰县人,也不承认自己是那儿出生。

高祖刘邦都说得这么清楚了,他绝对不是丰县人,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在人家不承认的基础上,建一堆的祖陵和故居呢。

刘邦是这样,他的家乡人也是这样,只要对自己有利益的,不管其他,就是再多点绳索铁链,或者刨开祖坟,也不稀奇。

《史记》中说,刘邦是沛县丰邑中阳县人,丰地当时是沛县的一个邑。可以这样理解,当时的丰县属于一个乡,划归在沛县管理。后来的人通说刘邦为丰县人。

北京旧书馆,旧的故事旧的书。

晓静书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