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手足癣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740.html
文:小沛老头
图:愚伯的自留地
不管是繁华的城区,还是偏僻的乡村,在每个家庭或家族的重大活动事件上,总是少不了“大老执”洪亮的嗓音和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大家的眼中,其实就是兢兢业业的“小巷总理”。
“大老执”这个名称,不知道是否为徐州一带的“专有名词”,落实到字面上,有的被称为“大老支”、“大佬知”还有称为“大佬支”。
“大老执”,是坊间群众家庭生活中重大事件中的执事,执事,是汉语词语的词组,含义就是主管其事,多也有称其为“管事的、问事的”。《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闲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犹今佣赁也。”从“执”的字面上来分析,就是掌握和实行的意思,如执教、执行、执笔和执勤。
“大老执”,重在“执”,就是临时地执掌事主赋予的权力,协调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尤其是各执己见,各执一词的局面下,就需要“大老执”仗义执言,执两用中,执“法”如山。“大老执”并不只是指手画脚,吆五喝六地支使他人干活的人,很多情况下需要“大老执”亲力亲为。
反观“大老支”的“支”,从词语上来分析仅仅只有一个“支使”,意思只是支使别人干活,没有担当起指挥、调解、理事和亲为的作用。显然没有全面体现出“大老执”的职责和作用。
有史记载,汉代的大将陈平屡以奇计佐刘邦定天下,没有想到他就是“大老执”出身。陈平年轻时就经常帮助村里乡邻办红白喜事,办事公平合理,后在乱世之中先事项羽,后又投明主刘邦,以致后来飞黄腾达,封侯拜相。这可能是最早的,职位最高的“大老执”了。
在徐州史志网上有记载:丰县“第一‘大老执’”的程心一在民国十八年曾参与整理程氏族谱。
从《丰沛县丧葬风俗杂理录》之中可以看到:“一旦亲人逝世,会请派几位在村上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担任“大老执”,丧葬之事由他料理,帮忙者由他分配指挥……”
年,沛县政府成立的沛县民俗协会中就设有“大老执”分会。
中作协会员、沛县知名作家、民俗家宋传恩在其所著的《乡村“大老执”》文章中,通篇也是采用了“大老执”。
长期从事宣传工作的网友“有龙在田”在《当今农村社会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之调查与分析》中,也是使用“大老执”。
沛县网友“清秋梦寒”的《侃侃农村“大老执”》帖子,网友无一例外地是使用了“执”而不是“支”……
综上所述,“大老执”的称谓应该还是确切一些的。不管是“大老执”还是“大老支”,发音都是相同的,殊名同归,旧时是指民间婚丧使用的仪仗,现在是民间红白喜事的主持人,事主权力的代言人,矛盾调和的协理人。
大凡社区与村居间的群众家庭中的大事,往往也是矛盾爆发的时机,这就需要能够帮助事主,把事情办圆满的乡贤人物,这些人一定是具有热心为人帮忙办事的人,一般也是家族中年长者的头面人物,其中很多人被戏称为“仁头”——大老执。
群众中德高望重者,特别是白事,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百出,一般有负责总管的“大老执”,还要有分管执事的若干人,各负其责,再就是打杂跑堂一类的,为了做到分工明确,大多会张榜公布,自己要做什么,了然于胸。
“大老执”一定是民间的乡贤,是根植乡土、崇德向善、助力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能担当得起“大老执”的人,需要热心、诚心和倾心,关键时刻要能喊破嗓子,做出样子,唯唯喏喏胆小怕事,没有担当意识的人,吃不了苦,受不了气,熬不了夜,不懂得调解艺术的人断然是当不了“大老执”的,一场红白事下来,也确实辛苦。喊哑了嗓子,熬红了眼睛是“大老执”的“标配”。
“大老执”有“文将武将”之分,农村的“大老执”多是武将派的,能喊能吼,一言九鼎,对打杂人员偷懒的,磨洋工的,他会拉下脸面,劈头盖脸训上一通,说不定还会当胸一拳,照腚一脚。
儒将型的“大老执”多是写得一手好字且有文采的人,事上所用的柬书、信帖、大字多是出自他手,这些端庄工整的字体,有的是堪称作品级的。笔者因姑祖母过世去沛县的孔堤口吊丧,遇到一位写得一手飘逸潇洒繁体小楷的“大老执”,那老先生写字的神态绝对是一幅让人不忍打扰的画作。
“大老执”不管是武将型还是儒将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会让事主放心,事情办得不出差池。威严也好,和蔼也罢,他们都会事无巨细,安排得井井有条,头头是道。说话板上钉钉,做事雷厉风行热心人。
当然,由于社会的变迁,“大老执”的队伍和行为已经有些变样走形,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必然现象吧。瑕不掩瑜,尽管有些无能之辈和私心重的人进入了“大老执”的队伍,在帮助事主理事过程中拿回扣、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但总的来说,“大老执”的队伍总体还是健康的,值得信赖的。
“大老执”虽然无职无权,是个见人陪笑脸的呼之即来,事完即罢的“官”,但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共同标志是:德高望重,心地善良,心胸豁达,有胆有识,执事公平,善于言辞,遇事处理有度。
大事小情,小家大事,邻里纠纷,有时连法院断不了的事情在“大老执”的运作下都能圆满结局,“大老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为基层组织分忧,为普通百姓解愁,化解干群邻里矛盾,消除家庭隔阂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