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鲁迅有一句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工作上罢了”。我把鲁迅的这句名言改一改回答这个题目吧:“哪里有什么军事天才,我们只是在一次一次的战争中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才能”。
还有秦末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给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时势造英雄,如果他们生于和平年代,估计他们也就是寂寂无名。
先来介绍刘邦与他的这一群贫贱兄弟吧。
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取名刘季。他就是个泼皮无赖,虽说农民出身,但是非常厌恶农业。父亲也非常讨厌他,认为他没有出息。刘邦虽贫贱,但是他这个人性格豪爽大方,为人宽厚,更喜欢结交四方朋友,十里八乡的壮士豪杰都跟他有不浅的交情,这之中既有读过书的乡绅,也有浑身腥污的市井贩子。由于刘邦对人宽厚,豪爽大方,又往往年长几岁,所以兄弟们都尊他为“大哥”。
刘邦与他的一群贫贱兄弟刘邦这个性格特点,所以在他身边围了一群对他忠心耿耿的兄弟。
他们与刘邦一样出身布衣寒门,高不过县府小吏,低可有市井贩夫,可谓三教九流。
比如要数刘邦的布衣弟兄, 个非萧何莫属,这可是当年多次挽救过刘邦及其家人的“恩人”,而且还是刘邦的“老上级”。萧何仕途还算顺利,当上了县里的“主吏掾”,也就是县人事局局长的位置,主管人事的考评和升迁。
萧何为人谨慎随和,不轻易交友,但善识人。早在刘邦混迹乡里的时候,萧何就很欣赏刘邦的个性和气度,因此每次刘邦“犯了事”,萧何总是利用职权保护刘邦。刘邦能当上“泗上亭长”,萧何也在暗中使了不少力。
萧何同乡里有这样一号人物,真是刘邦的大幸!
说完了萧何,就该说曹参了。曹参,沛县一名监狱的看管小吏。当时,萧何是他的直接领导,与刘邦是同僚。曹参性格温和,有时缺少主见,这也正是他佩服刘邦的地方。刘邦为官以及出逃前后,曹参与萧何多次袒护刘邦及其家人,帮了刘家很大的忙。
除了同县为官的朋友,刘邦身边还有一些曾经混迹“街面”上的弟兄。
樊哙,屠狗卖肉为业,生活窘迫。樊哙生得魁梧强壮,没读过书,很早就与在街面上悠游快活的刘邦相识,并成为了挚交。他为人脾气火暴,却有一副侠肝义胆,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后成为了刘邦身边最为得力的贴身护卫。可以说,他是刘邦最忠实的“粉丝”。
樊哙周勃的家境比樊哙还要差,几乎就是家徒四壁。早年间的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为了糊口还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可见生活的凄惨。后来他有机会参加了县里的武装,成为了一名拉强弓的勇士。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作为“泗上亭长”的刘邦。很快两人结为好友。刘邦率众返回沛县,周勃作为守城官兵在内呼应,为攻下沛县立下了汗马功劳。
夏侯婴,出身贫寒,一直在县府里当差,负责在县府马房养马、驾车,说白了就是县长的“司机”。
夏侯婴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这是一群 意义上的“小人物”,簇拥着一个同样不起眼的“亭长”刘邦,组成了一支在中国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草根创业团队”。
换句话说: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带着一个县里的人事干部、一个看监狱的小官、一个司机、一个杀狗的屠夫,还有一个办丧事的吹鼓手,而且几个人还都是年纪不小的中老年人——这个阵容,志向是“逐鹿天下”——说给你,你信吗?恐怕当年包括秦朝政府在内的天下人都把这事当成了一个笑话。
这些出身底层的兄弟,为什么后来能成长为天才?
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一、他们起于贫贱,与同阶层的刘邦惺惺相惜,忠于刘邦,所以他们在战争中愿意为刘邦去卖命。
二、刘邦为人慷慨大方。手下但凡为他立下功劳,他都会封侯拜爵。这与项羽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甘愿为他卖命,也愿意以军功来博取富贵。
三、他们虽然出身低贱,却军事素质不低,他们愿意服从指挥。
靠着他们去打仗,保证每次胜利那是不可能的。刘邦草根团队里最重要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下。刘邦团队的智囊人物张良。刘邦最信赖的军中智囊。每次打仗,刘邦都是询问并采纳张良的意见,而他手下的一群兄弟都是去忠实地执行战术。
刘邦的智囊张良经过无数的战争洗礼,他们不成长那才怪呢。应该说刘邦的草根团队是互相成就。
仅举两例说明。
砀县之战,力挽狂澜
当时陈胜兵败被杀,就等于各路起义军的旗帜倒了,起义的名义也荡然无存了,天下起义的形势急转直下,再加上秦军的强势镇压。各路起义烽火渐渐偃旗息鼓。
生死存亡之际,刘邦和他的草根兄弟们带领士卒打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他们收拢兵力,利用刘邦以前藏匿芒砀山中之时对周围地形的熟悉(砀县就在芒砀山脚),集中兵力攻打砀县,与驻守的秦军展开血战。
这一仗打出了刘邦血性汉子的一面,身边的曹参、樊哙等众兄弟们也都在战斗中“披红挂彩”,经过三天的激战,刘邦他们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终于拿下了砀县,击退了来犯的秦军。
这一仗,打出了刘邦的威名和声望!不仅如此,攻下砀县的刘邦整编了秦军的降卒和招募的新兵,一下子扩充了六千多人,加上自己从前的三千人队伍,总兵力升至九千余人——他终于拥有了一支可以有些作为的兵力了。砀县之战,对于刘邦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点!这一仗他的兄弟们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东阿之战,学到不少军事知识
秦军与项梁率领的楚军交战于东阿,项梁部队齐整的阵形和熟练的战法显然与一盘散沙式的农民起义军阵势不同,秦军吃了首次大败仗。项梁大胜,齐国之围得以解除。
当时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投靠了项梁。得到项梁信任的刘邦也带着部队参加了这场激烈的战斗。
一场战斗下来,刘邦和他的“团队”头一次见识到了项家军的威力,也学到了不少布阵战法方面的知识。
总结一下:
从公元前年刘邦揭竿而起,到公元前年,刘邦灭掉项羽,建立汉朝,大概七年多时间,经历多少场战争,估计刘邦和他这些兄弟都记不清了。乱世给了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是战争成就了他们。他们的军事才能就是在战火中培养起来的。
喜欢文章,欢迎分享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