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沛县 >> 沛县风景 >> 鸿门宴始末

鸿门宴始末

#历史人物故事#项羽大兵来到函谷关下,关门紧闭,不让人出入,听说刘邦已经平定关中,心中顿时大怒:自己浴血奋战,又让刘邦立下头功,便下令英布率兵攻关。英布骁勇,兵强力壮,不一日函谷关即被打破。

项羽带领大军进入关中,时间是公元前年12月,驻军在戏这个地方。项羽破关而来,很显然是与刘邦争王关中之地。假设刘邦不听樊哙、张良之劝,守在秦王宫中,享受口耳之乐,坐为关中之王,那将出现何种局面?即使这样,项羽也是怒火中烧,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借口,他就会大动干戈,翦除刘邦,独霸秦国故地。

正巧这时,刘邦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暗遣使者密告项羽:“沛公准备为关中之王,叫秦王子婴为相,独吞了秦国所有金银珠宝,并且派兵守关,不准诸侯大兵入内。”

左司马这一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主管军事机密,所以知道刘邦的具体部署。曹无伤的这一密报,犹如在汽油中扔下一颗火星,项羽立即勃然大怒。

谋士范增忙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刘邦在山东老家时,贪财好色,乡间之人都很讨厌。如今进入关中,不取财物,不纳美女,还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我看他的志向在于夺取天下。我夜观天象,刘邦之气,皆成龙虎,五彩缤纷,这是天子之气。将军必须尽快出兵攻打,免成气候,否则后果严重。”

范增的话自然更是火上浇油,特别是用天象之说打动项羽。项羽听了范增的话,立即下令:“明日早晨犒赏三军,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

各路将领听到命令,自去准备。项羽军中有一个人物,叫做项伯,是项羽叔辈,与张良有深交,他曾经杀人,陷入困境,得到了张良的很大帮助,才逃得了性命。

项伯一听这个命令,心中自然想起了张良,反复思考:“张良现在刘邦军中,如今两军交战,必然玉石俱焚。如果差人密报,惟恐于事不项伯思来想去,决定亲自走一遭。当时项羽共有兵卒40万,号称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兵卒只有10万,号称20万,驻扎在灞上。两地相距,大路40里,小路只有20里。夜幕降临,项伯骑一匹快马,借故走出军营,连抽两鞭,四蹄腾空,向灞上飞奔而去。二十里路,快马奔走,无须半个时辰已到灞上,项伯被刘

邦副将夏侯婴拦住去路。

夏侯婴问:“你夜半三更,匹马而行,又无从人,来此何干?”项伯说:“我是张子房好友,有急事相见。"

高声喝问:“有甚军情?”

项伯看到旗帜排列,营垒整洁,队伍井然有序,心中寻思:“刘邦的确非同小可!范增曾说他将来必然大富大贵,看他军营布置,此言不虚。”夏侯婴忙上前回答:“我寻哨遇一男子,不知姓名,自称子房旧友,匹马只身,未带兵器,不敢擅入,专候台旨。”

那位健将又进去报告,张良正与刘邦在内屋议事,忽听报告:“子房先生故友在外,急欲求见!”张良急出一看,见是项伯,急忙邀入中军外屋,命士卒献茶。项伯令张良屏去士卒,立即将项羽明日准备攻打刘邦之事告知,带着张良就要起身,说:“不跟着我走,恐怕玉石俱焚。”

张良留住项伯说:“沛公从韩王那里借我随军作为谋士,而今沛公遇到如此紧急之事,一走了之,太无情义。我应该去先告诉沛公。”张良急入内室告诉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忙说:“这到底该怎么对付呢?”张良问:“谁给沛公出此下策?”

刘邦不肯说出樊哙,随口说:“有小人对我说:‘派兵守关,不纳诸侯,秦国故地可以称王而治。’所以,我听从了此言。”张良说:“沛公细想,你的兵马能够抵敌项王的兵马吗?”

刘邦默然,说:“本来就远远不如!这事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和我一起去见项伯,请项伯转呈项王说你不敢背叛。”刘邦说:“先生怎么与项伯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我在浙江的时候,项伯杀人,我想方设法救了他,所以他今天遇到此等急事,特地来告诉我!”

“他与你哪一个年长?”

“项伯比我长。”

刘邦说:“先生替我请他进来,我以兄长之礼去接待他。”

张良又嘱刘邦如此如此,刘邦立即心领神会。

张良出见项伯,说:“请兄见沛公一面,沛公有苦衷欲告。”

项伯说:“我这次来此,专为子房您,何必又见沛公?”

张良说:“沛公是一位忠厚长者,不可不见一面。”

张良再三恳请,项伯同张子房入见刘邦。刘邦整衣迎接,延之上坐,项伯备说项羽嗔怪之意。刘邦置酒款待,祝酒为寿,约为婚姻。彼此猜疑之意渐消。刘邦经过一番感情酝酿,才说:“我自从入关以来,秋毫不敢有所犯,登记百姓户籍,封库锁仓,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据守关隘,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和盗贼,专候将军入关,哪里说得上反呢?希望您把我的这些苦衷告诉项将军,说我刘邦不敢忘记他的大恩大德。”项伯很爽快地答应,准备辞去,说:“明日早来鸿门拜见项将军,消释前嫌。沛公所言,我定替转告,料想项将军不会见罪。”

张良叫夏侯婴派军卒送项伯回新丰鸿门。项伯回到军中,立即去见项羽。

项羽问:“叔父深夜到来,有何大事?”

项伯说:“我有故友,本是韩国公子。当年我杀人之后,全仗他得以活命。如今刘邦从韩王那里借他为随军谋士,恐怕两家交兵,此人难保活命。所以刚去跟他说说,叫他回避,顺便了解刘邦入关之情。张良对我说,刘邦先入关中,并无他意,遣将守关,只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而已,不是为了拒楚。一应宝物、美女、粮食,尽都封锁不敢擅动,秦王子婴也不敢擅自处置,就是为了专等你到来。我想,如果不是刘邦率先入关,我们又怎么能够兵不血刃,轻易入关呢?这是刘邦的大功。如今他有大功,而听信小人之言,反要加害,恐怕于理不顺。他明日要亲来军中谢罪,项

将军可以从容相待,这样才不失天下大义。”项羽说:“依照叔父之言,刘邦好像没有大罪。如果兴师动众,恐被诸侯耻笑。”

范增说:“我劝将军消灭刘邦,是因为刘邦入关以来,约法三章,企图收买民心,他的志向是要夺取天下。如果不趁早剿除,恐生后患。将军被张良说词欺瞒,不可全信。望将军思之。”

项伯说:“先生要杀刘邦,还怕没有妙计?何必采取军事行动,遭天

下诸侯咒议?”

项羽说:“叔父之言有理,先生再当定计。”

范增说:“我有三

计,可杀刘邦,望将军取

舍。”

项羽:“请问其详。”

范增说:“第一计:派人请刘邦到鸿门赴宴,未入席时,将军就责问他入关之罪,他不能回答,立即斩首,这是上计。第二计:如果将军不便自己动手,可以埋伏名刀斧手,刘邦入席以后,我举所佩玉玦为号,将军唤出伏兵杀之,这是中计。如果二计不成,可派一人斟酒,把刘邦灌醉,刘邦是个酒徒,酒后必然失礼,趁机杀之,此为下计。如果将军依此三计,刘邦必死无疑。”项羽说:“三条计策都用,我看刘邦怎样逃过杀身之祸!”

项羽传令大小将校,作好充分准备,专候刘邦自投罗网。再说项伯走后,刘邦急叫张良、郦食其、陆贾、萧何等人计议。

刘邦说:“明天去项羽军中之事,的确生死所系。不去,项羽派兵攻打,势难抵敌;如去,又怕进入陷阱,难保性命。诸君认为该怎么办呢?”

萧何说:“项羽兵多将广,难以抗衡,不如修书一封,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将关中所有全部送给项羽,别求一郡,再修整兵戎,等候时机。”郦食其说:“我愿下书,游说项羽。”陆贾也表示愿随郦食其同行。

张良说:“诸公之言,恐非上策。昔日伍子胥保护平王赴临潼,会见十八路诸侯,受到天下人尊敬。蔺相如使秦,最后完璧归赵,天下人称赞不已。目前虽然势力不若项羽,但是也不能害怕到如此地步,这样在天下诸侯的面前就失了威信。我虽然不才,愿随沛公去赴明日之会,管教范增无法用其谋,项羽无法施其勇,保证无事而回。他日若为天下之王,也可名正言顺。”

刘邦说:“全仗先生神机妙算,看来只好亲自到虎穴里走一遭了。”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纪信、夏侯婴等人及百余轻骑,一路惶恐不安地去鸿门赴宴。

不时,刘邦又把张良叫到面前说:“我今天此行十分忧虑,惟恐不测。先生何以处之?”张良说:“沛公放心,我自有办法。沛公尽管记住昨日应答之语,照此回答,自然平安无事!”

距离鸿门尚有5里之遥,早见一支军马到来。但见干戈灿烂,甲士纠纠。为首将领英布大呼:“我奉鲁公之命,迎接沛公!”双方下马施礼,继续前进。刘邦、张良等人一起到军营大门,陈平出门迎接,立在道旁。刘邦正准备进去,只见军中甲士林立,金鼓大作。沛公不敢前行,对张良说:“鲁公营内,戒备森严,全无平日气氛,不可入内。”张良胸有成竹地说:“沛公既然到此,进则有理,退则无路。退后一步,必然中计。沛公暂时少待,让我先进去看看。”张良缓步徐行,丁公、雍齿两将把守军门,不放张良入内。张良说:“请报告鲁公,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丁公进入军中见项羽说:“门外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项羽说:“什么叫借士?”

范增说:“张良是韩国人,五代为韩国臣下,见多识广。如今跟着沛公为谋士,这人此来必是游说。鲁公先杀此人,如去沛公一臂。”项伯听说此言,急忙说:“不能如此!鲁公刚进入关内,正要收买人心,人才云集,才能成为霸主。怎么无故杀害贤人?张良与我关系甚厚,

如果鲁公喜爱,我可以劝说。”项羽吩咐丁公召见张良。张良来到军中,看到项羽全身披挂,如临大敌,手握剑把,似乎随时都会一跃而起。张良认为,首先应该叫项羽撤掉武士,解除装备。

张良说:“我曾经听说古代明君治理天下,耀德不扬兵;善于治理天下的圣人,重德不用兵。如今鲁公在鸿门接见诸侯将领,这的确是一件义举。我原来以为,这里一定歌竹管弦,笑语欢声,猜拳行令,尽醉而归。想不到我来到这里,甲兵林立,刀剑森森,金鼓震天,杀气腾腾。这种情境,令人不寒而栗,人各思归。鲁公巨鹿破釜沉舟,九战章邯,勇冠三军,天下闻名。哪个不知道?哪一个不害怕2鲁公不用示强而自强,不用称勇而自勇,哪里用得着这样大张声势来显示鲁公之威?名路诸侯都在外面,看到鲁公全无宾主之礼,所以害怕不敢前进。借士张良冒死入营,特

请鲁公三思。”张良古今齐说,褒贬共用,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项羽认为张良言之有理,令甲士尽皆退去,金鼓停,武器去,更换官服,请各位宾客进营。下令各位将领只准带文臣或武将一名,作为侍候答应。

张良出外,跟着刘邦重新进营。

刘邦不敢以往日兄弟相称,急忙趋步阶下,鞠躬再拜,说:“刘邦谨侯鲁公麾下!”

项羽厉声问曰:“你有三罪,知道吗?”

刘邦说:“我只不过沛县治下一个亭长,偶尔之间被众人推为首领,率兵伐秦,幸而投到鲁公麾下,凡是有所进取,全靠鲁公指挥,哪里胆敢妄为?”

项羽说:“你招降秦王子婴,又将他释放,只知道自行其事,而不知楚怀王之命,这是第一罪;你为了收买人心,私改秦法,这是第二罪;遣将守关,阻止诸侯之兵,这是第三罪。你犯有如此罪过,怎么还说不知,还要我来提醒你?”

刘邦再三叩首,说:“容我一言,说明心曲。秦王子婴,心悸投降,如果我擅自杀死,可以说自作主张;而今暂令官吏看管,专等鲁公发落,不敢释放。秦法苛刻,多年危害天下人民,百姓如处水深火热之中,日日盼望拯救,秦法多存一日,百姓受罪一日;我急于更改秦法,正是为了宣扬鲁公之德,百姓都说:‘前部入关者就能抚爱百姓,而主帅到来,更能抚爱百姓!’派兵守把关口,不是为了阻挡诸侯,更不敢阻挡鲁公,只是为防备秦国余党,不可不防也。我刘邦实在是无意中进入关中,今天与鲁公相会于此,实是刘邦大幸。如今有小人造谣生事,令鲁公与刘邦有隙!”

项羽个性刚直,最怕弱者,最喜奉承,最恨强者,所以听了刘邦的一席话,全无杀戮刘邦之心,信口说:“不是我要责怪你,只因你帐下曹无伤这样说,所以知道你有此三罪,否则怎么会到此地步。”

项羽走下座位,亲扶刘邦入座,命设酒招待。项羽,项伯坐在西面,坐了主席;范增坐在南面,坐了陪席;刘邦坐在北面,坐了客席;张良站在刘邦一侧东向,作为一位侍者。大家一面饮酒,一面说些闲话。范增见第一计不成,发觉项羽全无杀害刘邦之意,埋伏的武士自然更不敢动,于是按照预先约定,把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见到刘邦谦逊柔和,对自己毕恭毕敬,便不听范增的再三提示,默然不应。范增见到第二计又失败,不得不采用下策。范增叫陈平斟酒,以目示意,陈平自然会意。

陈平向前劝酒。他细看刘邦,高鼻龙相相貌大贵,心下寻思:“沛公非常人也,他日定有大贵,若顺从范增意图,恐怕背逆天意。”陈平斟酒,倒入项羽杯中多,倒入刘邦杯中少。刘邦也会其意,虽然有些酒意,全然不失些须小礼。可见陈平有很好的观察能力。

范增见到三策都已失败,心中自叹:“今日不杀刘邦,他日必成大患!”

范增三计不成又生一计,避席而出,准备去寻找一个武将借舞剑之机杀死刘邦。范增出门,正好看到楚将项庄,他是项羽宗族。范增把项庄叫到人少之处,附耳低声对项庄说:“鲁公为人性刚但心不忍。今日的鸿门宴,专门为了诛杀刘邦而设,但是我举佩玦再三,鲁公全不理睬。如果今天放走了刘邦,将来绝无如此良机。你可进入席前,请求舞剑为乐,乘机杀死刘邦。否则,将来我们都会成为刘邦的俘虏。”

项庄待范增入座之后,大步走到项羽、刘邦席前,叩礼说:“军中之乐不足观,我请求舞剑,给鲁公助酒。”项羽随口说:“好吧!”

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常在刘邦。张良见项庄企图借舞剑击杀沛公,急忙用眼睛示意项伯。项伯知张良之意,出席拔剑舞了起来,说:“舞剑须对舞才好看,剑锋交错,夺目争辉,足可如诸位之意。”

项羽也不在意,随口说声

“好”。

项伯仗剑,与项庄对舞,时时用身子护住刘邦,项庄无法击杀刘邦。范增深恨项伯。张良看到情况危急,忙出席欲去军门唤樊哙。丁公、雍齿拦住张良:“先生欲往何处?”

张良说:“欲出取玉玺。”

陈平跟在后面,已知其意,便高声说:“鲁公性急,快放子房先生出去!”丁公等人只得放行。张良急忙找到樊哙说:“如今项庄舞剑,其意在于击杀沛公。事情很急,将军快入救沛公,奋不顾身,勇不惜命。”又细嘱须如此如此。樊哙开步欲行,张良忙说:“等我进去之后,你再闯进营去。”

樊哙见张良已进军中,忙来到门口大呼:“鸿门大宴,我为随从,怎么无份?我要见鲁公讨些酒饭充饥!”樊哙带剑拥盾而入

,丁公等人见了樊哙进来,企图阻挡,但是怎挡樊哙神力!樊哙推倒守门众兵士,一下子直入军中,披帷而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羽忙问:“壮士何人?”

张良答:“沛公骖乘樊哙!”

项羽又问:“来此何干?”

樊哙说:“听说鲁公举行庆贺灭秦大—

宴,无论大小,都有酒食,但是我从早到

午,尚未用餐。肚中饿渴,实在难忍,特来告求鲁公赐饮。”

项羽命左右赐酒一大杯,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命赐一猪腿,樊哙用剑切而食之。

项羽说:“壮士,能够再喝酒吗?”

“我死都不怕,一杯酒何足道哉?”

项羽说:“你准备为谁死?”

樊哙说:“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恐怕不多,刑人惟恐不够,因此天下百姓尽皆反叛。怀王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如今沛公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秋毫无犯,封闭宫室,还军灞上,专候鲁公到来,派将守关,防备盗贼。沛公劳苦功高如此,未得封官委爵之赏,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诛杀有功之人,这难道不是亡秦之续吗?我相信鲁公不会这样吧?而今二将舞剑,其意常在沛公。就欲为沛公申此不平,这就是我死且不避。”

项羽回嗔作喜说:“沛公有这样的骖乘,真是勇士!”下令项庄停止舞剑。

须臾,刘邦见项羽已醉,推说上厕所,招樊哙一起出去。丁公、雍齿拦住不放。张良急忙说:“鲁公传令,诸侯将校不胜酒力,下旨放出。”陈平也从后面出来,急呼:“放沛公出去!”

沛公走出军营门外,说:“如今出来,还没有向鲁公告辞,怎么办呢?”张良即用眼示樊哙。

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什么可辞的呢?”刘邦令张良留下来致歉。张良说:“沛公带有什么东西作为礼品?”

刘邦说:“我带来白璧一双,准备献给鲁公;玉斗一双,准备献给亚父范增。但是他们正在发怒,不敢当面奉献,先生替我奉献。”张良答应。

刘邦带着樊哙、夏侯婴、纪信等人,从骊山脚下小道逃回灞上去了。

刘邦走了,张良估计刘邦已到军中,才进入中军去见项羽,致歉说:“沛公不胜酒力,不能面辞,特叫我奉白璧一双,拜献给鲁公;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足下。”项羽说:“沛公现在哪里?”

张良说:“听说鲁公有意责过,已经脱身而去,从小路回到军中去了。”

项羽没说什么,把双璧放在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斗,置之地上,拔剑而破之,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天下者,一定是沛公……”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派人抓来曹无伤,大骂一通,立地斩首。项羽的一句话,帮刘邦除掉一个内奸。

回顾这一宴,让人动魄惊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