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抖音里流传的一张照片。一名身穿制服的男子正在用一根拉直的细绳在菜摊的边缘比对什么。
这是要做什么呢?说他瓦工吧,哪有用蔬菜砌墙的;说他扯淡吧,细绳上也没有串着乌龟蛋;那他是为商贩扯电线吗?我看未必,据我观察,电力公司还没有这样制式服装的电工。
那他们属于哪个部门?有人说是城管,也有人说是市场监管。
其实这是一张很久以前的照片,我查了一下是年发生于广西某地的事。之所以又被网友旧事重提,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今年关于城管的事太火了,屡遭诟病。
其实图中的这哥们并非城管,而是当地的市场监管人员。抖音上很多网友以为是城管,是错的。不过无论是城管还是市场监管,在小商小贩眼里,他们都是惹不起的官。
当初这张照片火遍全网,这哥们严格执法,精细化的管理还受到了当地媒体的表扬。不过现在回看这个事件突然觉得就是一个笑话。
在菜摊前拉线丈量,除了为提醒摆菜不超位,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超位后是不是即属于占道经营,占道经营的下场是什么?如果按今年城管对待商贩的态度,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轻则没收越位的蔬菜,重则就是罚款。
因为是两年前的事,我就不作出过多评论了。就随便聊聊吧。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的部分执法不文明的现象被屡屡推上热搜。个别粗暴的执法者甚至被称之为街霸。
先是刘邦故里沛县的城管在节后撕毁沿街商户对联,继而不满目击者的爆料,衍生出影响尤为恶劣的跨省敲门事件,而后发生在三亚市城管没收小学生写作业桌子一事更激起了民众的厌憎。
这些城市的管理者之所以理直气壮地,如此粗暴地对待民众,主要的理由就是“创文”。
整治街头的秩序是城管所奉行的包含在“创文”中的文明,但令人愤恨的是,很多时候他们却以文明的名义走向了“创文”的反面。
打着文明的幌子行的是不文明之事,怎么看都觉得不地道。
文明是什么?是深植于人间烟火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市民内心深处的幸福指数,更是可以容纳海川包罗万象的宽容。
人间烟火气,芳菲四月天。
如果一座城市只有粗暴冰冷的执法,而缺少该有的温度,那这座城市即便评上了文明城市,我觉得它离文明也甚远。
行文至此,咱们再次回看文章开头的这张图片。
看这名“制服哥”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的样子,请原谅我再次不由自主地笑了。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工匠”精神吗?
当初媒体在报道这名“制服哥”的时候说,这是在“用绣花功夫来进行农贸市场精细化管理”,现在来看,其实更多的是当地在面对舆情时的一种说辞。
这个社会很荒唐,之所以很荒唐,就是因为有一些荒唐的人总在做着荒唐的事。做专业事的时候他们爱扯犊子,而扯犊子的时候又很专业。
如今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创文,无论是城管还是市场监管部门都在不遗余力地约束这些小商小贩的种种行为,不能说错,但也不完全说对。
因为我认为,一座文明的城市不仅是干净整洁,更在于有人情味,在于当一个老人不慎跌倒后,有人敢扶起来,这样的城市才是一座真正的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需要的是文明人,而不是屡屡越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