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中都凤阳,迁了14万江南富户,结

历史九点半/文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大明”,完成乞丐逆袭。中国文化里有道: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平民如此,皇帝亦不能免俗。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回沛县老家时,威风八面,写下千古名颂《大风歌》,朱元璋更是将“荣归故里”发挥到极致。年洪武二年,朱元璋便开始着手在老家凤阳兴建中都,中都规模之大不亚于都城南京,占地.3公顷,比后来的紫禁城还要大12万平方米。为兴建明中都,朱元璋下令征调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军士民夫数以万计,誓要将中都凤阳建成足以辐射中原的大都会。从洪武三年正式开工,到洪武八年下令停建,6年时间明中都已经颇具规模。自元末以来,凤阳所在的淮河流域灾害频发,瘟疫盛行,人口锐减,朱元璋也正因此才有机会参加义军夺得皇位。因此中都建设的同时,为了补缺凤阳人口,朱元璋还下令迁了14万江南富户至凤阳,这些人都是江南富商、地主等富裕人口。当然了,朱元璋将江南富户迁入凤阳,一是弥补凤阳人口缺失,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看管这些人,防止他们在江南地区兴风作浪。但是随着中都建设的停摆,凤阳城也没有辉煌起来,这就导致了迁入的人口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从原先的富户如今变得一贫如洗。虽然朱元璋时期律法森严,但在凤阳待不下去的这些江南人,还是开始冒险返回家乡。那怎样重回江南呢?为了掩人耳目,这群人全都装扮成乞丐,以逃荒为名,携老扶幼,从凤阳一路南下返回家乡。当时的明朝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春运”奇观,每年春节前一大批乞丐从凤阳前往江浙,次年二三月又返回凤阳。这些“乞丐”为了更加真实,连行乞路上的曲子都编好了,歌中这样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正是由于这群“乞丐”的传唱,这首《凤阳歌》成为至今传唱度最高的凤阳花鼓戏,不管在凤阳还是江南地区,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这首凤阳花鼓,从洪武年间至今唱了余年,俨然成为丐帮帮歌了,直到现在还有乞丐行乞时在唱,成为奇谈。可怜朱元璋,自己本是乞丐出生,晚年名声还要被“乞丐”给搞臭了。历史九点半,每晚与你一起读历史。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如果你也爱历史,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