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发达社会,人们找对象十分困难,那么,在古代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有些人“找媳妇”的方式很特别,值得现代人借鉴。刘邦:夸海口礼金取悦老丈人刘邦在泗水当亭长的时候,40岁了还没娶上老婆。因为刘邦名声不好,史书上说他“好酒及色”,经常和朋友喝酒游戏,没什么大出息。此时,恰好吕太公为了避仇,搬来了沛县。因为吕太公是县长大人的朋友,所以,很多人去祝贺。吕家规定,礼金少于钱的,只能坐在下堂。这个时候,刘邦大摇大摆,喊道:“我贺0钱”,0钱在当时是个大数目。家人忙把刘邦请了进去。实际上,刘邦身上一文钱都没有。听了这个数儿,吕公很惊讶,特意起身相迎。吕公是个会看相的人,他见刘邦在席间谈笑自如,也可能是因为“贺钱万”的心理效应,吕公越看刘邦越顺眼,史书记载:“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还将他引入上座。最后,吕公觉得刘邦举止不凡,于是将女儿嫁给了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地吕后。刘邦的例子告诉我们:取悦对方亲人,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致胜的法宝。温峤:“毛遂自荐”当新郎温峤的妻子去世得早。他有个堂姑刘氏,因为战乱和家人失散,和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儿相依为命。堂姑亲人不多,就拜托温峤说:你在外面见多识广,平时多留意留意,如果遇到合适的就介绍给我女儿。温峤说:现在兵荒马乱,好男人不好找啊。像我这样的,你看怎么样呢?堂姑说:我们后半生能够平平安安地活着,就算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奢望找到你这样出色的人呢?听到这里,温峤心中就有谱了。过了几天,温峤告诉堂姑:我已经替你物色到人家了,门第还算可以,他的名声职位也不比我差。当晚结婚行礼后,新娘拨开团扇,一看新郎就是温峤自己。拍掌大笑着说:我早就怀疑是你,果然不出我所料!其实,新娘也挺喜欢温峤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看来,只要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大胆的毛遂自荐是很必要的。温峤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到心仪的人,应该主动追求,不要拘泥于面子或礼节,这样,才能早日脱单。李渊:射箭抱得美人归李渊的发妻窦皇后就是李渊“比武招亲”娶来的。北周时,窦氏家族显赫,父亲是北周元帅,母亲是北周长公主。窦氏年纪轻轻便颇有见识,且学识不凡。父母亲十分看重这个女儿。到了窦氏该嫁人的年纪,父母亲为窦氏选婿。他们让人在大门上画了两只孔雀,有意招亲的必须在百步外射两箭。凡是两箭均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窦氏才名远播,又家世显赫,前来应招的人络绎不绝,却都失败了。彼时李渊各方面条件并不突出,但是,射箭技艺却很高。于是,他来应选,凭借出众的技艺,不仅射中两目,还赢得了窦氏的好感,成就了一段佳话。这也是成语“雀屏中选”的典故。李渊的故事告诉我们:该出手里就出手,及时恰当的展示自己的特长,赢得他人的认可,是成功的关键。其实,将刘邦、温峤和李渊娶妻的方法结合起来,留下好印象、主动追求、展示才能,那么,何愁不脱单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7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