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百强县排名揭晓,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占半壁江山,湖北、四川等省份表现抢眼。
7月25日,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重磅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公布的《赛迪百强县》榜单,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突出,分别占23席、16席和13席。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6席,并包揽前4位。
百强县中进入“GDP千亿俱乐部”的县域达到54个,完成GDP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
与年相比,年的百强县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次上榜千亿县的县域有5个,分别是伊金霍洛旗(位列77位)、瓦房店市(位列81位)、东台市(位列83位)、高邮市(位列85位)和仙桃市(位列96位)。这些县域的上榜主要得益于其经济规模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的加强和绿色发展的推进。
排位变化幅度在5位及以内的县域有58个,变化幅度在5-10位的县域有21个,变化幅度大于10位的县域有6个,排位不变的县域有10个。其中,排位前进最多的是仙桃市,上升了11位;排位后退最多的是安宁市,下降了14位。
排位前进的县域有47个,退位的县域有43个;其中,前进5位及以内的县域为30个,退位5位及以内的县域也为30个,前进5-10位的县域有14个,退位5-10位的县域有7个,前进大于10位的县域有3个,退位大于10位的县域有6个。从区域分布看,排位前进的县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如湖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排位后退的县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等。
“千亿县”新增10个,总数达54个。新增的“千亿县”分别是伊金霍洛旗、瓦房店市、东台市、高邮市、仙桃市、沛县、闽侯县、邹城市、仪征市和寿光市。其中,“千亿县”中排名最高的是昆山市(第5名),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亿元;“千亿县”中排名最低的是寿光市(第名),地区生产总值刚刚超过0亿元。
综上所述,年赛迪百强县榜单反映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一方面,东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尤其是江苏省和浙江省,成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另一方面,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展现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县域经济将继续发挥基本单元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