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皇帝刘邦一首诗,仅三句却能力压乾隆4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涌现了几百位帝王。他们当中有的雄才大略、有的荒淫无道、有的庸庸碌碌、有的行为怪异,还有的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的皇帝自然也会吟诗作赋,所以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帝王诗词。皇帝所作的诗,在古代君君臣臣的观念里,相应的评论评价就会失真,也就是有拍马屁的嫌疑。

但时间很公平,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都沦为历史尘埃了,那些滥竽充数的帝王诗词就更经不起时间洗礼了,这里最具有代表性就是清朝某位作诗四万首的皇帝。

有坏就有好,千年来有不少帝王诗词在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比如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能以一己之力“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开辟了宋词的一代江山,在词坛封神;还要文韬武略的魏武帝曹操、魏文帝父子,他们代表的建安文学也是诗歌史的一面鲜明的旗帜。

还有今天我们要讲的汉高祖刘邦,他文化程度不高,一生也就仅仅写过两首诗,其中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只有三句,却能震撼诗坛,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刘邦这首很牛的诗——大风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刘邦写于统一天下之后,当时楚汉之争以楚败汉胜为结局,刘邦天下一统后便是对麾下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光异姓诸侯王就封了七个,韩信、彭越、英布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出身毫末、起于布衣的刘邦却疑心甚重,他担心天下诸多的异姓王对自己的统治有很大威胁,所以为了巩固中央地位,他决定对这些打天下的功臣下手。

异姓王韩信和彭越先后身死,英布为保性命被迫起兵反叛。由于英布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率军讨伐。经过数月的征战,英布兵败逃亡,刘邦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在故乡刘邦特意把在老家的朋友们都找来,大家一起开怀痛饮。

酒至酣处,刘邦想起了很多,他想到自己从沛县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才打下这天下,本以为天下一统,百姓太平了,但燕王臧荼、韩王信、陈豨、英布相继叛乱,再加上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整个国家摇摇欲坠,让他内心疲惫不堪,一时有感而发,悲歌击筑,唱出了这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第一句就用大风、飞云开篇,如此风起云涌的起笔,看似随手而作,却又霸气十足,令人拍案叫绝。

虽然只有七个字,但我们从中能看到过去秦末汉初那几十年风云变幻的神州大地,作者自己也是这时局的风云人物之一,那一统天下的艰难过程,全都浓缩在这一句当中。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一个“威”字,生动形象地阐明刘邦那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冲天豪迈气概。

无论在哪个年代,“衣锦还乡”都是成功的标志,特别是在讲究家国天下的封建时代,西楚霸王项羽就说,要是发达了不回故乡,如“锦衣夜行”。

所以风云变化逐鹿天下的结果,就是刘邦威加四海,让天下臣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大汉王朝,现在光荣地返回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前两句刘邦写得豪迈慷慨,志得意满,但一句笔锋突转,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是写出自己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

他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剖析,天下虽然打下来了,但天下并不太平,昔日和自己情同手足的老臣一个个谋反,北边还有匈奴虎视眈眈.

都说打天下易,坐天下难,他此时最渴望的就是有一群真正能忠于自己的人才,来保卫大汉江山,可惜,这样的人又岂是那么好找。

一个“安得”,道出了刘邦内心对“守土猛士”渴求未有的万千无奈。

与前两句相比,这才是他霸气背后的心酸,对帝国前途未卜的焦灼与恐惧,也难怪据史料记载,刘邦唱着唱着《大风歌》就留下了眼泪。

全诗虽然只有三句,却浑然一体,风格雄劲,第一句回顾过去峥嵘岁月,第二句描写现在威风凛凛,第三句渴望将来得猛士守御四方。

其实这首诗刘邦应该还有一句,因为按一般诗的写法,无论刘邦能否“得猛士兮守四方”,最后都还有一“合”句来思考或者总结。

但他到这里却戛然而止,流传下来的,就只有这三句,这也让不少人都想过人要给它续写一句。

令人遗憾的是,从古至今太多人做了诸多尝试,却仍然对此无法续写,因为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成了狗尾续貂之笔。

虽说整首诗仅有三句,却凝聚着刘邦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对帝业和故土的感情,表达了刘邦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豪迈气概,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首诗都算是千古流传的经典。

不像一千多年后的乾隆皇帝,一生酷爱作诗,累计作品4万余首,却一首能打之作都没有,文盲皇帝刘邦仅这三句就能完胜他那4万首诗了。

-END-

图片来源网络,阅读往期内容

苏轼失眠写首千古名作,多年后辛弃疾写首同名词,千年来难分高下史上最经典的两首《忆秦娥》,一首前无古人,一首后无来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