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楚王山汉墓群,汉高帝刘邦四弟楚元王刘

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宋代诗人苏轼的《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楚王山给世人留下了唯美印象!楚王山,在徐州古城以西10公里,因埋有楚元王刘交而得名,相传山上有楚霸王项羽的点将台,又称霸王山。徐州,刘邦的故乡(沛县),汉文化的发源地。两汉四百年,徐州地区共存在过13位楚王(西汉12位、东汉1位)和5位彭城王,理论上有18座王陵,合称“徐州汉代十八陵”,楚王山汉墓群便是“开山之作”。

楚王山,在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主峰海拔米,临近国道,以北3公里便是黄河故道(废黄河)。楚王山共有4座汉墓(编号:M1/M2/M3/M4),M1为主墓,其余3座海拔皆在M1之下,为陪葬墓。其中,M2修建在M1北侧30米外的一座低矮小山包上;M3位于M2东南米;M4在M3东偏北米,除M1已考古发掘外,其余均保持原貌。

M1建在楚王山北坡山脚之下,封土高7米(连同山体高54米),覆斗型,周长约米,年,一伙盗墓分子两次盗掘M1号墓,数件文物丢失无法寻回。为调查清楚M1号墓内部的具体情况,考古人员沿着盗洞进入M1号墓进行勘查。勘察发现:M1号墓规划明晰,规模较大,为竖穴岩坑石室墓,平面呈“甲”字型,由一条墓道、四个耳室和一间主墓室组成,全长45米,墓道长30米,主墓室顶部用条石券筑而成,长11米、宽8米、高8米,面积90平方米,构造与已发掘的狮子山(年发掘)、小龟山(年发掘)、北洞山(年发掘)等楚王陵迥然不同!虽然楚王山M1号墓早已被盗,陪葬品所剩无几,但从残留的器物带有“楚”字铭文综合判断,此处是一座楚王陵无疑!

《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北征记》:彭城西二十里有山,山阴有楚元王墓。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也记载:获水又东经(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实为上方下圆),垒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步许,经十余坟,悉结石也。同时期的宋传亮《修楚王墓陵》记述当时陵侧还住有五户守陵人家,经常洒扫陵墓,依时祭奠。结合众多史料以及现代考古论证,楚王山楚王陵应是刘姓楚国第一代楚(元)王刘交及其家族墓地。刘交,汉高帝刘邦之弟,楚王韩信被贬淮阴侯,刘交获封于楚,建都彭城(今徐州),在位23年,死谥“元”,葬同孝山,故又名楚王山。

刘邦兄弟一共四人,刘交排行老四,前三人都是刘老太公正妻所生,刘交乃小妾所出,老大、老二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刘季(刘邦)长期混迹乡里、不务正业,刘交最好学问,沛县起义后,刘交跟随刘邦帐下,出谋划策,劳苦功高。汉六年(公元前年),刘邦封刘交为楚王,辖薛、东海、彭城三郡三十六县。当时的楚国,国力雄厚,刘交的地位举足轻重。诸吕覆灭后,汉文帝即位,刘恒对刘交这个大伯谦让有加,曾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庙,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弗敢当。刘交的后人香火旺盛,人才辈出,南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等皆是后辈。

值得一说的是,也有人认为——楚王山M1号墓的墓葬形制与东汉时期的土山汉墓接近,为横穴崖洞和砖石墓的结合体,应是西汉晚期某一位楚王的陵墓。但这也只是猜测,没有实质证据,绝大多数人还是支持楚王山为楚元王刘交的陵墓!

不论墓主人为哪位楚王,楚王山的发掘对我国汉代楚国王陵丧葬制度,以及包括今徐州在内的广大淮海地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优质作者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