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沛县有个叫刘邦的人。他长着高鼻梁、大脑门,两只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生下来的时候,他左侧的大腿上就长着七十二颗黑痣,人们都说他长大后肯定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蚕宝宝睡醒了刘邦性格爽朗大方,从来不斤斤计较,看见别人有困难,总是会热情地给予帮助。因此,当地认识他的人,都很喜欢他。刘邦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不甘心像其他人那样每天默默无闻地劳动、生活。他心里有个远大的志向,盼望着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后来,刘邦成了一个小小的亭长。有一年,他奉命押送一批人去骊山给秦始皇修陵墓。可是,人们不愿意去干这样的苦差事,半路上逃走了一大半。刘邦心想: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到了骊山人也都跑光了。这天晚上,刘邦喝了几杯酒,大手一挥说:“人已经逃走了一大半,到了骊山我也没办法交差,干脆你们都走吧,我也不去骊山了。愿意跟随我刘邦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的就都逃命去吧!”
有十来个年轻人觉得刘邦踏实可靠,又有情有义,心甘情愿地留下来跟随他。刘邦喝得醉醺醺的,带着这些人沿着山间小路往前走。突然,走在前面的尖叫起来,说前面有一条比腿还粗的大蛇。刘邦摇摇晃晃地穿过人群,果然,月光下有一条白色的大蛇横在路中央,吓得人汗毛都竖起来了。
大家纷纷劝说刘邦绕道走。可刘邦本来胆子就大,现在趁着酒劲儿,更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举起手中的剑对准大蛇砍了下去,白蛇断成两段,鲜血喷了一地。
大家继续跟着刘邦往前走了一段,忽然听见一阵凄凄惨惨的哭声。他们仔细寻找,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婆婆正坐在石头上哭。刘邦问缘由,老婆婆叹着气说:“我儿子是白帝子。他听说赤帝子要经过这里,就变成一条白蛇挡在路中央,想看看赤帝子的样子,谁知却被赤帝子杀了。我儿好可怜啊!”
白帝子和赤帝子都是传说中的神仙,老婆婆的话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天啊,原来那条白蛇是白帝的儿子,那么刘邦就是赤帝子喽!”大家还想问个清楚,可是一眨眼老婆婆已经消失了。大家由此认定刘邦是神仙派来解救人们的,对他更加死心塌地了。
出了这么稀奇的事,一定会传得沸沸扬扬的。如果传到秦二世的耳朵里,刘邦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于是,刘邦为了活命,带着人逃到一座山里。
果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很快就传了出去,很多年轻人听说后都到山上去寻找刘邦。说来也怪,不管刘邦藏在什么地方,人们总是很容易就找到他。原来,在刘邦藏身的地方,天空中总是有一团紫色的云气围绕着他。人们更加坚信刘邦才是真命天子,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沛县县令也打算带着百姓加入起义军。这时,他的部下萧何和曹参提醒他:“您是秦朝的县令,百姓的父母官。如果突然让百姓背叛朝廷,他们恐怕不会听您的。听说刘邦在外面召集了不少人,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如果您把刘邦找回来帮忙,让他出头露面,这件事就容易多了。”
县令立即派人去找刘邦。可是派去的人刚走,县令又后悔了。因为刘邦的手下这时已经有百十来人了,如果这些人回来以后给自己惹麻烦,那岂不是很糟糕吗?想到这里,县令改变了主意,下令紧闭城门,不准刘邦他们进来。同时,为了防止萧何和曹参给刘邦报信,县令还要把他们全部杀死。他们找到刘邦,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他。刘邦非常气愤,亲手给沛县的百姓写了一封信,用弓箭射到了沛县的城墙上。在信中他信誓旦旦地表明了自己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决心,号召大家携起手来一起行动。百姓之前都听说过刘邦斩蛇的故事,心里早就认定他是大救星,能把人们从苦海中解救出来。于是,他们杀死县令打开城门,热热闹闹地把刘邦迎进了城,拥立他为“沛公”。
这个时候,刘邦也不再推辞,立即带着萧何和曹参四处召集人马,树立旗号,宣布起义了。
*故事内容来源于《孩子读得懂的资治通鉴》*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期,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后来斩蛇起义,名气和势力越来越大。公元前年,他在垓下之战中打败项羽,建立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