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期白癜风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19/9336002.html
汉初,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刘邦开始大肆分封诸侯,这些诸侯被称为“列侯”。汉初的封侯制度,实际上是对战国时期各国实行的分封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和实力,纷纷采取分封制度,将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性,可以自行征税、征兵、制定法律等。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借鉴了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将一部分领土分封给项羽的亲信和功臣。
刘邦画像
在古代中国,封建领主是指拥有一定领土和人口的贵族阶层。他们可以自行征税、征兵、制定法律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刘邦将项羽的亲信和功臣封为“列侯”,实际上是将他们纳入了自己的封建体系,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支持者和盟友。
在封侯的时候,一般都会给列侯一个名称,这些名称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大致与被封的人所封的地方,或者曾经的经历有关系,比如:平阳侯曹参、信武侯靳歙、汝阴侯夏侯婴、阳陵侯傅宽等等。但其中有两个列侯的名称特别有意思,反映出了刘邦这个群主与众不同的性格。
吕雉画像
第一位是:刮羹侯。也被称为羹颉侯,本名刘信,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刮羹这个名称很明显与前面几位的名称特别鲜明。
据说,在刘邦尚未发迹的时候,他常常带一些朋友到兄长刘伯的家中吃饭。由于他的朋友经常来蹭饭,嫂子感到非常烦恼,甚至用勺子刮锅底来提醒他们饭已经吃完了。因此,尽管刘邦登上皇位后封赏了许多人,却迟迟未封赏他的侄儿刘信,这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段过往的恩怨。
想想真的好笑,不知道刘信本人和她的母亲,也就是刘邦的嫂子看到“刮羹”这个列侯名称,会有什么感想。
第二位是:辟阳侯。审食其,后来他是西汉吕后主政时期的左丞相,辟阳这个名称,是刘邦称帝后的封号。
审食其与刘邦、吕后都是同乡,刘邦兵败彭城时,审食其与吕后、太公被项羽所获。在危难中表现出色,审食其积极照顾吕后和刘太公,得到了吕后的赏识和信赖。于是,他与吕后的关系就日渐亲密起来,甚至后来风言风语不断。但这种事情又无从查证,而且审食其确实在照顾刘家老人时起了很大作用,弄的刘邦是有口难言。
刘邦难以证实两人的非正常关系,但后来的很多事情,却印证了吕后与审食其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一是刘邦死后,他因曾得幸于吕后的事情被人告发,惠帝大怒,审食其被捕入狱,生命垂危。幸运的是,他得到了朱建的帮助,成功说服了惠帝的幸臣闳孺,使他免于一死。二是《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审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史记·陈丞相世家》也说审食其“以舍人侍吕后,其后从破项籍为侯,幸于吕太后”。由此可见,司马迁也是认可两个人的非正常关系的。三是他被淮南王刘长与随从魏敬袭击,他们突然上门拜访,并在开门迎接的时候用铁锤重击他的头部,致其当场死亡。
所以刘邦给审食其封侯就起了“辟阳”这个封号,这个封号与其他地方的人并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在刘邦的老家丰沛县附近,是一个骂人的词语,有那边附近的网友可以自行体会一下这个词的含义,哈哈。被逼无奈,可能靠起名的时候骂审食其,也算是刘邦发泄了一下吧。
#火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