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看吴王古渡,游洽川湿地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https://m.39.net/pf/a_6122185.html

国庆节七天假期,自驾游几乎成了标配。但我想很多人一定和我们一样,为去哪儿犯愁,想想是个景区就人山人海,再加上路上的堵!堵!堵!住宿的难!难!难!贵!贵!贵!就心有余悸,估计很多人就会打退堂鼓了。我们这次国庆行游,老史和老徐密谋了很久,老史早早备了攻略,征求大家的意见。所谓大家,是指最后确定的四家十个人。征求意见是个形式,实际上还是老史的意见:沿沿黄公路一路西行北进,游玩4天时间,2号出去,5号回来。

国庆第二天,我们7点30分出发,沿着京港澳、长济高速走了六七个小时,到达吴王古渡时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一路上,车流如龙,险象环生,不到公里发生了七八起交通事故,可怜这些携老带幼出来旅游的家庭,只能在高速上苦候了,心情毁了,假期也毁了。老史是个老司机了,一路上提心吊胆,小心驾驶,即使这样,也有两三次急刹车,差点撞上前车或被后车吻上,惊得老史胳肢窝下都是汗。

吴王古渡坐落在临猗县角杯乡吴王村的黄河岸边上。古渡始建于公元前年,由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所建,兴于西汉盛于大唐,明清时代与禹门渡、风陵渡并驾齐名号称黄河三渡。吴王古渡名字由来,有人说是因吴王村(村内有吴、王两姓)而得名,有人说是由汉吴王刘濞而得名。刘濞(前-前),西汉诸侯王。沛县。刘邦侄。封吴王。他在封国内扩张势力。后来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刘濞父亲刘仲被贬为合阳侯,合阳古县城在今合阳县洽川,合阳又与吴王古渡口隔河相望,作为合阳侯之子的刘濞也曾被封为吴王,那么此处的吴王就应该指的是刘濞了。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目前尚无定论。

吴王古渡处。我们来时经过一座古楼,上书“吴王古渡”,一时手懒,没有拍摄下来。这里可以近距离观赏黄河,河面宽阔,水流平缓,适合渡船行走。目前临猗县角杯乡吴王古渡和陕西合阳县洽川之间,已经建成吴王浮桥,天堑变通途,人工渡船渡人成了过去式,现在主要用于游览黄河。

浮桥北距上游河津禹门口黄河大桥70余公里,南距下游风陵渡大桥余公里。其中,桥全长18.1公里,其中浮舟(桥)长米,两岸引线和连接线(二级标准公路)长15公里,双向行车。最大载重量吨。浮桥建成后,乘车仅需5分钟就从河东岸驰至西岸,比乘机船省了40分钟。(下图为浮桥)

从浮桥上开车过来,就到了陕西合阳县地界,这里有著名的洽川湿地。洽川之洽读he而非qia,山西经常有这样字典里查不到的地名,以前到关羽故乡解州去,打听多人都不知道是哪里,后来才弄明白,"解"读音为“hai”,字典里是没有这个读音的。

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合阳县城东23公里处的洽川镇黄河二级台地上,东西宽3公里,南北长10公里,是全国4A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生物种类最多的天然保护湿地生态区。以洽川葫芦为首的洽川三宝(洽川葫芦、洽川红宝石石榴、洽川九眼莲)最为有名。洽川东临黄河、西依青山,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源充足,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美称。这里也是周文王正妃太姒的故乡。

《诗·大明》说:“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诗中的“大邦”即“莘国”,“子”即嫁给周文王的有莘国女子太姒。伯邑考、周武王、周公旦,都是太姒的儿子。在关于“有莘氏”之国的传说中,洽川作为“太姒故里”是非常确凿的事实。但是有一点我有疑问,就是这里有帝喾陵。《洽阳记略》引《广舆记》:“帝喾墓在郃阳”。《同州府续志》“高辛氏陵在辛里村,乾隆中巡抚毕沅树碑。“喾陵暮雨”是洽川八景之一。那么内黄的二帝陵又该怎么解释?

洽川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清乾隆三十四年,关中名士许秉简在《洽川记略》序言中称"洽阳古莘国地,山有飞浮之异,水有神瀵之奇,大河浩荡,又自龙门环绕之,人烟辐辏,庐舍之屯,花鸟航舟之胜,不殊楚越,盖名区也。以故古帝高辛殒于斯,有商阿衡耕于斯,三代圣母诞于斯,子夏设教志于斯,达摩西游憩于斯,其他学士、大夫、孝子、贞节延于斯者,累代不绝。

《诗经·大雅》中"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及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均源于此,意指洽川这块丰水宝地,人杰地灵,多出美女、才女,风光迷人,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秦末楚汉争雄,韩信在此木罂渡军,直逼魏都安邑,活捉了魏王豹。现存隶书精品汉《合阳令曹全碑》也在此出土,被公认为书法界的瑰宝;清代著名女诗人雷敬儿生于洽川。洽川民间艺术丰富,面花,剪纸名播首都,古老的跳戏,优美的"漂荷叶"也都闪耀着黄河文化的光辉。

老史负责导航领路,过景区而不入,跟着导航走,把我们直接领到了天柱山上,走投无路,费尽周折才转了回来;这里的红籽石榴很著名,老史硬是买了两个白籽石榴回来,不熟。这都是被景色迷的!

这里著名的景点很多,处女泉最为著名。处女泉又名东鲤瀵,伏鱼泉、位于洽川景区的芦荡之中。其得名来源于当地一个古老的民俗,古代洽川的处女泉女子在出嫁前都要由姊妹陪伴到该泉洗浴净身。在幽静的黄河滩涂之中,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怀抱里,飘浮着白云的蓝天下,茂密的芦苇围成一道天然屏障,用清纯的泉水洗去姑娘满身的尘土和疲劳,光彩照人地去迎接人生的幸福时刻,泉由此而得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之作《关睢》中所描写的地方就在洽川,生动地描写了周文王和太姒人定情、迎娶的场面。我们由于情况不熟,错过了处女泉,游览了莘氏国古城。古城建设规模宏大,布局方正,特别是小桥流水,芦苇飘香,颇有江南风韵。

汉白玉雕刻,一百年后就是国宝了。只是游客随意践踏,着实令人担忧。

黄河岸边有这样的景色,真让人误以为到了江南。几个美驴有了用武之地,拿出压箱底的姿势,拍了个不亦乐乎。

水巷、风车、古鋪、木船,这里应有尽有。

从城楼上可以看到处女泉内景,集北国风光与南方秀景于一体,果然风光旖旎,不同凡响。

古城外围的芦苇荡,一望无际,和古城互为点缀,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马路上偶尔踱过的零星马车,让人恍惚回到了远古时代。

接近傍晚,回返,继续我们的行程。这座标志性牌楼来时车多,没有拍下来,从背面来一张,作为圣母故里、湿地之行的句号吧。下一站,韩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