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一个恩人,赏一个仇人,原因你看懂了

如何对待恩仇,中国有很多俗语,比如“有仇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代的义士、侠客快意恩仇,历来为人称道。不过,这种处事方式适用于江湖,却不适用于政治。古代帝王打下了江山,往往会赦免自己的仇敌,甚至加以奖赏。帝王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爱恨情仇,并不乐意做违心的事。可是没办法呀,有时候必须为大局着想。刘邦画像刘邦为人豪爽,气魄很大。当了皇帝之后,起初也快意恩仇,除了封赏功臣和亲信故人,也免不了处理一些昔日的仇人,嘁哩喀嚓,好不痛快。在留侯张良的提醒下,刘邦赶紧来了个急刹车,不敢再这么痛快淋漓。因为,再不停手可能就要出乱子。一些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将领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有人认为刘邦赏罚不公,也有一些和刘邦有过嫌隙的的人惴惴不安,担心脑袋搬家。刘邦察觉到苗头不对,就请教张良,如何平息这股汹涌的暗流?张良说,你只要显示一下帝王胸襟,奖赏一个生平最恨的人,暗流自然就消于无形。刘邦点点头,若有所悟。他最恨的人叫雍齿。公元前年,刘邦在沛县举兵反秦的时候,打下了临近的几座城池。可是在丰邑(江苏丰县)碰到了硬钉子,损失了不少人马才拿下来。急于扩张势力的刘邦留下一些兵力,任命雍齿保卫丰地,自己领兵向北攻城略地。可是刘邦前脚刚走,雍齿就投降了另一股魏国义军。刘邦慌忙赶回去,质问雍齿。雍齿对他不理不睬。刘邦怒不可遏,指挥部下攻城,却打不下来。当时刘邦只有几千人马。雍齿的确也有些本事,不然刘邦怎么会把丰地交给他。后来刘邦找到项羽的叔叔项梁,借来五千彪悍的楚兵,一鼓作气攻下了丰地。雍齿无处存身,先后投奔过魏国、赵国等几乎势力,最后又投奔了项羽。项羽兵败之后,雍齿傻眼了,可能已经做好了挨刀的准备。项羽剧照他万万没想到,刘邦竟然把他封为什邡侯(今山东德阳什邡),划拨两千五百户人家供他收租税。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列侯待遇。刘邦心里老大不痛快,但此举的确稳定了人心,窃窃私语的人群都散了。比起雍齿,另一个人丁公可就倒了大霉。丁公被砍脑袋的时候,肯定怎么也想不明白,刘邦为什么要杀他,说起来,他是有恩于刘邦的。这件事比奖赏雍齿更难看懂。公元前年,项羽率军围攻彭城,刘邦吃了大败仗,匆忙逃跑。项羽的部将丁公盯着刘邦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刘邦狼狈不堪,无奈之下转头喊道:“你我都是英雄,何必苦苦相逼?”丁公愣了一下,扭头走了。或许他认为楚汉战争大局未可知,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配图公元前年,项羽兵败自刎,刘邦还没称帝的时候,丁公找上门来了。他幻想捞个高官厚禄,毕竟他在战场上放过刘邦一马。一看到他,刘邦却喝道:此人对项王不忠,项王兵败都是这种人造成的,给我拖出去斩了!丁公人头落地的时候,一双眼睛想必还是睁得圆圆的。不光丁公死不瞑目,刘邦的部下也免不了有人犯嘀咕。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公呢?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其实隐藏着刘邦的羞愤。刘邦剧照丁公在战场上放了刘邦一马,的确是一种恩惠,可这毕竟不同于对帮助他人的行为。何况那是刘邦被逼无奈之下,用“讨饶”换来的。不论换做谁,对这种经历都终身难忘。或许刘邦当初对丁公有过那么一点点感激,但可以断定的是,他对丁公的恨意更多。灭掉项羽之后,刘邦已经是天下之主,身份今非昔比。如果丁公老老实实地隐姓埋名过日子,以刘邦的性情,放他一马不难。或者丁公暗地里联系上刘邦,也有那么一点可能得到奖赏。问题是,丁公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找到刘邦,堂而皇之地邀功请赏,这是简直是一种公然的侮辱。以前侮辱一次不够,还要再来一次,丁公的行为不是送死是什么?可惜丁公是个粗人,哪里懂得帝王心术。用现在的话说,丁公死于情商太低。话说回来,刘邦杀丁公的做法也欠妥。如果不那么恼怒,刘邦满可以把丁公赶走或者加以处罚,而不是处死他。参考文献:《史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