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登歌风台》仲秋时节,天高云淡。我怀着好奇而迫切的心情,登上了有“天下第一台”之美誉的歌风台。歌风台,位于沛县汉城公园。附近台高十米,台内是博物馆,台上是风云阁,仿汉建筑,古色古香,古朴壮观。歌风台虽然不高,但因刘邦当年在此饮酒歌风而驰名华夏。它原是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十月,汉高祖刘邦在征服淮南王英布后,回到沛县宴请父老乡亲的遗址。后来汉明帝来沛县祭高祖原庙时建台立碑,以示纪念。冬去春来,风雨千秋的歌风台,从历史隧道中走来,为后人留下了怀古的好地方。歌风台内是沛县的博物馆,两千多件的汉代珍贵文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在馆内陈列的《汉高祖刘邦胜迹展》和汉白玉刘邦雕像前,我的思绪收缰下马,驻足凝视,沉浸在刘邦惊天动地的业绩的遐想之中:斩青蛇,反暴政,剪霸楚,开创了大汉帝国的四百年基业。楚汉相争中的鸿门之宴,暗渡陈仓,垓下决战,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农民皇帝。汉代大风歌碑,汉代樊代井,汉代吕母冢,栖山汉墓群,汉代泗水亭,汉末吕布射戟台,沛县到处充斥着浓郁的汉风流韵,令人浮想联翩。悠悠岁月,见证了沛县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走出博物馆,我拾阶来到了歌风台上的两层楼阁—风云阁。它气势非凡,青砖黑瓦,是沛县汉城景区的最高点。向下俯瞰,汉城景区尽收眼帘。汉城景区虽然不大,但设计建筑颇具匠心。它保持着汉代的建筑风格,既具有北方建筑浑厚的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格局。汉代景区的精华是汉魂宫区,有汉阙、望楼、汉魂宫、配殿、仙人承露台等大小建筑十多座,富丽堂皇,错落有致,千姿百态,毫无拥挤、重复之感。汉魂宫和仙人承露台都设有喷水设施,银色水柱和清滢涌流伴随着音乐般的潺潺水声,此起彼伏,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汉魂宫,四周墙壁采用巨型青石浮雕,镶嵌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增添了汉魂宫皇家风范的庄严肃穆。远看汉城景区水面,只见波光粼粼,杨柳飘拂,松涛劲拔,花木扶疏,绿草如茵,两座虹桥在水中把各个景区巧妙地连接起来,给人以回环曲折,美不胜收之感。从歌风台上下来时,恰秋风习习,我仿佛听到刘邦击筑十三弦,高唱“大风起兮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苍劲、豪迈的歌声。漫步歌风台,我阅尽了“千古龙飞地,帝王将相乡”的两千年历史风云。歌风台,弥漫着厚重的汉代气息,滋润着我的身心,它带给我一种岁月的苍桑感和历史的沉重感,使我留连往返。年9月28日作者简介方明元,笔名:日月,男,年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大约80多万字,是东方散文的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度和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