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字季,又称沛公,生于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公元前二百零六年灭秦,称汉王,公元前二百零二年称帝,在帝位八年,公元前一百九十五年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众推沛公,建汉称帝
刘邦从小爱交朋友,三十岁的时候当上了沛县的泗水亭长,即一个乡村的小吏。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起义后,刘邦聚众响应,进兵沛县,沛县的群众不堪忍受秦朝繁役重赋的欺压和剥削,早就把矛头对准了沛县县令。
于是,群众在刘邦好友萧何和曹参的策动下,杀掉县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队伍的进城,并推刘邦为沛公,宣布正式起义。
刘邦起义后,力量薄弱,不堪一击。为了保存实力,便率起义军暂时投到了项梁的麾下。项羽,是项梁的侄子,也随之一同前往。
公元前二百零九年九月,项梁响应陈胜起义,率八千子弟起兵会稽,渡江北上,抗击秦军,途中接收刘邦于军中。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立楚怀王之子熊心为王,其号仍为楚怀王,重建了领导中心。楚怀王命令项羽、刘邦兵分两路进击秦军,并有言在先:先入关者为王。
沛公刘邦趁秦军前线崩溃、秦朝内讧的机会,捷足先登,由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打入关中,进入咸阳,并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愿除去秦法”,深得民心,关中人民杀牛宰羊,箪食壶浆,慰劳沛军。
“鸿门宴”
富有心机的刘邦,自知羽翼未丰,仍还军灞上。一个多月后,即公元前二百零七年十一月,项羽四十万大军来到关中,驻鸿门(陕西临潼东北),距刘邦驻地灞上只有四十里,两军对峙,势同水火。
刘邦还军灞上以后,他的一个部下左司马曹无伤看到项羽力大势厚,觉得只有10万大军的刘邦不是对手,早晚必为项羽所灭,便想和项羽拉关系。
他暗中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把秦朝的所有珠宝都归自己所有了。”
项羽一听,大怒,第二天,就要带兵攻打刘邦。
刘邦得知消息后,马上通过部下张良把项羽的叔父项伯请来,设宴招待。
自我表白说:“我入关后,安置吏民,封存库府,就是等着项将军的到来,我派兵守函谷关,是怕发生意外,也不是针对项将军的。
我既投靠了项氏麾下,哪能反叛他呢?请你把我这番心意转达给将军。”
临别,表示要亲自登门,给项羽当面解释。
第二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多名部下,来到鸿门求见项羽。
项羽这个人心直口快,听刘邦一解释,马上消了气,并且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
事后,项羽还设宴招待刘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羽的谋士范增,曾多次怂恿项羽消灭刘邦,但一直未为项羽所取,这次刘邦来了,他感到机不可失。
趁项羽设宴的机会,范增找来项庄假装舞剑,以助酒兴,伺机刺杀刘邦,并多次向项羽示意动手,项羽总是犹豫不决。
机智聪敏的刘邦识破了范增的阴谋,当机立断,在部下张良、樊哙的策划下,借口出去小解,逃离了项羽的营地,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刘邦回到灞上,立即杀掉曹无伤,清除了内奸。
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入咸阳,杀死了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接着,项羽以胜者自居,自称西楚霸王,以下封了18个王,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居汉中和巴蜀。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见项羽自恃强大,自立楚王,反把自己封为汉王,违背了楚怀王关于“先入者为王”的生前之约,非常不满,想立即攻打项羽,但被萧何所劝阻。
他审时度势,自知力量不如项羽,只好暂时委曲求全,去汉中任汉王。
后来,他乘东方烽烟再起,项羽忙于平定东方诸侯国叛乱,便让萧何留守汉中,自带军队暗度陈仓,出其不意的重新夺取了关中,随后他又率军出关东下,一举攻下彭城。
彭城是项羽的大后方,项羽听说彭城失陷后,连夜带兵回师相救。
此时,刘邦由于节节胜利,头脑发昏,失去警惕,结果又被项羽打了个丢盔弃甲,只带了数十骑逃脱,父亲和妻子却被项羽所俘。
刘邦逃到荥阳、成皋(gao)一带,重整队伍,韩信也带兵前来会合,加之萧何不断派兵增援,刘邦才渐渐恢复了元气。
而项羽由于东进西击,来回折腾,力量也渐渐削弱下去。于是,项羽、刘邦逐渐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公元前年年底,项羽眼见刘邦不但一时消灭不了,反而越战越强,而自己则由于长期征战,人困马乏,粮草不足,实力渐弱,便想暂时与刘邦讲和。
协议签订之后,谋士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我王如今已有大半个天下,项羽则到了兵疲食尽的地步,如果把他放走,实为养虎为患。”
于是,刘邦在项羽放回父亲和妻子之后,便立即撕毁协议,挥师进攻项羽。项羽没有防范,仓促应战,节节败退,被刘邦重重包围。
公元前年12月的一天夜里,项羽的爱妻虞姬正陪着他在军帐中借酒消愁,忽然听到四面都是楚地的歌声,便以为刘邦全部占领了楚地,很是焦虑,悲凉凄惨的唱道: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是指他骑的骏马;虞,是指他心爱的美人。这便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由来。
他的爱妾也和唱起舞道:
“汉兵乙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便是《霸王别姬》一戏的本事,演唱至今。
虞姬唱罢,以命相殉,项羽挥泪告别虞姬,便孤注一掷,连夜突围逃走。
天亮时,刘邦发现项羽已逃,急忙派兵追赶。
当项羽逃至乌江时,被汉军追上,两军短兵相接,血肉相搏。当只剩下项羽一个人的时候,他回首往事,悲愤至极,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遂拔剑自刎于江边。
公元前年2月3日,刘邦在诸侯将相的推拥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定都洛阳,国号为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注重人才,宴论兴衰
刘邦兴业立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重用人才。
刘邦有个谋士叫陈平,此人博览群书,多谋善断,很有才干。有一个叫魏无知的大臣,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把陈平提为护军中尉后,大臣们都有些意见。
大将周勃因妒其才能,便和灌婴合谋对刘邦说:“陈平虽然美如冠玉,但未必有真才实学。据说,以前他在家时,曾有欺兄盗嫂之为,当了胡军后,又收了许多的金钱,请您好好审查审查吧!”
刘邦马上把魏无知找来,指责他荐人不当。魏无知对刘邦说:“以臣所见,您要的是他的才能,又何必计较它呢?”刘邦听了,感到有理,愈发重用陈平。
陈平在后来西汉安邦定国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谋士,官至丞相。
此外,刘邦即位后,还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注意在实践中发现和重用人才。
本来,刘邦也是瞧不起儒生的,有一次,陆贾在他面前谈诗、论书,刘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遂指使陆贾把秦朝失天下的原因和以往帝王治天下的经验总结出来,成为《新语》十二篇。
刘邦看了以后很受启发,认识到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秦朝的统治者对人民狠毒残暴,加之沉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逼得广大人民群众走投无路,才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
陆贾随后被提升为太中大夫。此后,陆贾曾以善于辞令来往于太尉周劲和丞相陈平等人之间,使将相加强了团结,并两次出使南越,加强了汉朝与南越的往来。
刘邦还采纳了谋臣娄敬的建议,迁都西安,和亲匈奴,迁徙六国贵族后裔及富商大贾充实关中等。
安邦定国,与民休息
刘邦为了巩固汉朝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他登上皇帝宝座之后,首先消除了内部的不安定因素。
公元前二百零二年,刘邦刚当上了皇帝,临江王刘欢、燕王臧荼(tu)就举兵反叛,刘邦不得不把他们击败杀掉。
随后,刘邦又先后杀掉了楚王韩信、代相国陈豨(xi)、韩王刘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
刘邦称帝后把他们一一杀掉,虽说有些残忍,但是从客观上看,这种方法对消除隐患,安定社会,的确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因为当时人民饱经长期战争之苦,迫切需要休息。特别像韩信这一类的野心家,自恃有功,伸手要地封王,如果不把他们杀掉,天下将永无宁日。
其次,为了安定边境,刘邦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
公元前年,匈奴大军攻入太原,大有直逼长安之势。
后来,刘邦采取了陈平的计谋,用贵重的珠宝买通了冒顿(匈奴领袖冒顿单于)的阏氏(匈奴人称妻妾为阏氏),才得以脱险。
为了防止匈奴再度南侵,于公元前一百九十八年,刘邦采纳了娄敬提出的“和亲”政策,即把公主嫁给单于做妻子,还赠送了大量金银、彩绸、酒食等礼品。
接着,刘邦又下令开放关市,允许匈、汉两族贸易经商,互通有无。这样,不但暂时缓和了矛盾,也促进了两族之间在经济上的发展和文化方面的交流。
同时,刘邦对国内的人民群众,则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刘邦之死
公元前年2月,刘邦亲自率兵镇压英布时,为流箭所伤,在回来的路上病倒了。
回到长安后,病情加重,吕后及时找来医生给他治疗。
但刘邦不相信医生,骂道:“我从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到夺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是由天定的,即使扁鹊来了又能怎样?”他用50斤黄金把医生打发走了。
接着,吕后文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肖相国死了,让谁接替呢?”
刘邦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以后谁还行?”
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王陵有点莽撞、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而陈平呢,才智有余,不过难以独任,周勃倒还稳重厚道,但又缺少文才。然而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吕后再问,刘邦说:“以后的事情我也不能知道了。”
四月,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逝世,终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