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高祖本纪》,有一段文字很让我感兴趣。
“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
翻译成白话文即是,汉高祖刘邦做亭长的时候,用竹皮做成帽子。这帽子是他派求盗到薛县制做的,刘邦经常戴着它。等到显贵时,仍然常常戴着,所谓“刘氏冠”,就是指这种帽子。
刘邦这个人不喜欢田间劳动,热衷于喝酒、赌博、结交朋友。在发迹之前,他曾经通过基层干部选拔“考试”,干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基层小吏——泗水亭长。
亭长是个什么职位?秦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管治安、民事。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派出所所长。
不晓得是什么原因,刘邦别出心裁,喜欢戴竹皮做的帽子。司马迁实际上是惜墨如金的,但是,却不惜用了34个字,专门记录了“刘氏冠”一事。
刘亭长派遣了一个“求盗”(大约类似于今天的刑警队员),特地到薛县区找人制作了一顶竹皮做的帽子。须知,沛县距离薛县大约有60公里路程。
从这个细节里,我读出的信息是,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的刘邦,他这个人对他感兴趣的事情是非常执着、非常讲究的。
这好像是作为成功者所需要具备的性格素质吧。
我们普通人要么任何时候都大大咧咧,以至于不懂得进取。
要么凡事斤斤计较,缺少了格局。
再回到“刘氏冠”,后世很多好事者猜测他的形制,可以说五花八门。有斗笠形的,有方升形的,有椭圆形的,不一而足。
我猜不出“刘氏冠”到底长啥样子?但是我有一点揣测,这顶帽子一定是高帽子。
《高祖本纪》里对刘邦相貌有一段细致的描述,甚至“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都赫然在册。唯独没有写到高祖的身高。
我冒昧揣测,刘邦个子矮。
所以,戴一顶高帽子,至少显得高大一些。
无独有偶,比如,高跟鞋就来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由于路易十四身材矮小,不能在众臣面前显示其皇族的高贵,于是令人为其制作增高的鞋子,一时间风靡法国宫廷。
(/6/9,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