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沛县 >> 沛县简介 >> 沛县狗肉的传说

沛县狗肉的传说

文:但愿人长久

图:来自网络

沛县是刘邦的故乡,是历代帝王之乡。美称:“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沛县城至今汉风流韵,汉文化遍地流转。满城飘满“汉高祖刘邦”的“气息”。

刘邦纪念馆,高祖的巨雕像,手握宝剑,举杯痛饮。煮酒论英雄,意在沛公。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仿佛依然还在高唱《大风歌》。

因为刘帮在沛县做过泗水亭亭长,后来,“斩蛇起义”,建立汉朝,做了皇帝。沛县老百姓又称他:“汉刘邦!”。

所以,在沛县一带,关于汉刘邦的传说到处流传。有无数版本,花开遍地,众说纷纭。是老百姓茶余饭后最开心娱乐的话题。

不论怎样传说,百变不离主题,就是刘邦成功做上了皇帝的宝座。传说的娱乐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刘邦成为一代帝王,唱起了大风起兮云飞扬。

传说,刘邦家里很穷,父母早亡,他只能跟着哥嫂生活,寄人离下,朝不保夕。

在哥嫂眼里,他不如邻家的孩子。他的“青葱岁月”,用现在的话说,他不是“奋青”,更不是“”。因贫穷无奈,他的一腔热血也是无处释放。

所以,他在“青春萌动”时期,可能也和现在的年青人一样,喜欢熬夜,交友。邀朋友一起小聚,“喝酒,撸串,聊妹”。后来瞄准了美女“吕雉“。

最著名的沛县特产美食,“沛县狗肉”,就来至于“刘青年”交友之传说。

那时,刘邦最好的“狐朋狗友”就是“樊哙!”樊哙是沛县人,因为家贫,早早辍学,学习经商,做起了生意。小小年纪就去集市卖狗肉,每天与“城管”打起了交道。

刘邦因为哥嫂不待见他,不想回家。就去集市上找卖狗肉的朋友樊哙。等樊哙散集,帮着收拾摊位,一起回家。

回到家,樊哙找瓶高粱洒,倒上两大杯,与刘邦对饮小酌。俩人就着卖剩下的“狗杂碎”,一醉方休。

从此,刘邦经常吃住在“樊哙家”。时间长了,也不用客气。樊哙卖狗肉,他就跟着吃狗肉,每吃必饱。

日子不可长算,樊哙那时摆小摊卖狗肉,本来也挣不了多少钱。被刘邦风卷残云,海吃一通,结果不赚还要赔钱。

樊哙本就家贫,赔钱的日子不好过,又好面子,不好意思给刘邦明说。就琢磨怎么能不让刘邦再吃狗肉的办法。

樊哙知道刘邦只喜欢吃狗肉,不喜欢吃羊肉。他就找旁边卖羊肉的伙计,要了只羊头,挂在自己的狗肉摊前,假装卖羊肉。怪不得后来辅佐刘邦,智勇双全,演绎一代枭雄的风采。原来那时就有勇有谋。

刘邦晚上吃着狗肉,酒喝大了,起的很晚。樊哙不敢贪睡,早早出摊去了。刘邦睡眼惺忪的来到樊哙摊前一看,樊哙改卖羊肉了。便怏怏而归,到家接着睡。

刘邦睡足起来,到院里一看,明明院里挂着刚剥的狗皮,没有羊皮。掀开大锅,一锅狗肉汤的味道。知道上樊哙的当了,飞奔去集市,找到樊哙摊位,抓起一只狗腿,大口啃起来。一边啃,一边啧啧称赞:“狗肉真香!”经他“金口玉言”一喊,满街狗肉味流香。

樊哙正因为挂上羊头,狗肉不好卖而发愁呢,转眼被闻着香味而来的人们抢购一空。这就是樊哙“挂羊头卖狗肉”的来历。

一天,樊哙还是想摆脱刘邦,便想去更远的集市上去卖狗肉。可是,远一点的集市在河东,隔着微山湖的一条支流。

他挑着担子到河边,发现没有船只,无法过河。正犹豫不决之时,河里游来一只大乌龟。樊哙试着问乌龟,能不能驮他过河,乌龟点点头。樊哙高兴的把担子放到乌龟背上度过了河!

刘邦睡到日上三杆,感觉肚子饿了,就去集市。找不到樊哙,开始着急。卖羊肉的哥们忍不住告诉了他。刘邦追到河边,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过河。那只乌龟又游来,把刘邦也送到了对岸。

樊哙的狗肉到新市场,不太好卖。刘邦喊一口“狗肉真香!”,随风香飘,引得满街人疯抢。从此,樊哙卖狗肉,必须刘邦喊一句“狗肉真香!”之后,满街飘香,才能开称。

刘邦陪樊哙卖狗肉回来,打起了驮他们过河的那只乌龟的主意。刘邦觉得都是因为那只乌龟驮樊哙过河,才害得他找不到樊哙。如果,樊哙不去河对岸,他吃狗肉就不用追那么远了。

他告诉樊哙,上岸后把那只乌龟弄上来和狗肉一起炖了,肯定味道更鲜美,还能多卖好多钱。

樊哙于心不忍,觉得乌龟有恩于他。刘邦说乌龟就是人类的一道菜。樊哙经不住刘邦的窜辍,最后一狠心同意了。两个人齐心协力把那只大乌龟拉上了岸。

结果,乌龟和小狗一样,无辜“就义”。后来,乌龟汤炖狗肉,香飘万里,名扬九州。成为沛县人的一道美食,享誉至今。

据说,樊哙的后人,一直延续用那只乌龟老汤煮狗肉。至今,成为沛县“特产”。

虽说是“美食”,却有些残忍。有多少狗狗和乌龟“贡献”了生命呢?其实,又有多少“美食特产”,在伤害动物呢?真希望这条大自然的生物链能够和平相处。

愚伯的自留地

施比受更为有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