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磊
图:来自网络
中国,是餐饮大国,中国的餐饮文化,举世闻名,源远流长。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更是把中国悠久、灿烂的餐饮文化详细、系统、全面的推介给了全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餐饮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餐饮业的兴旺发展,也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无比的激烈甚至残酷。优胜劣汰、强者生存,是商品经济、市场竞争客观规律。
旺宾楼,这个在沛县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饭店,自从年开业以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壮大,长盛不衰。她的成功,有着怎样曲折的经历和成功的秘诀呢?
一、低起点,大目标,艰难起步
韩方彬,这个面容姣好,身材清瘦的女子,举手投足,眉宇间透露着精明、强干。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似乎是无意的,却又是明显的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文化和素养。通过与她的交谈和通过向她的团队、员工们了解,我们大体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和创业过程。
她,出生于年。年17岁考入山东菏泽艺术中专,(这也是著名歌唱家彭丽媛的母校)学习二胡专业。
年,随着全家迁居到大港油田,又转入天津旅游专业学校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为她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被招入天津石化公司外宾宾馆工作,开始了她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年为了照顾母亲辞职回到沛县。
年,22岁的她,应聘到沛县刘邦大酒店担任人员培训教师。两年后,又辞职开始了她的自主创业------开办《旺宾楼》饭店。
一个23岁的女孩,一无资金,二无社会背景,三无贵人扶助,自主创业,其难度可想而知。资金短缺,所有餐具、家具、设施全是二手的。但是,小小年纪的她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事业起点低,可是创业目标不能低。她要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经营理念、一流的企业团队去干,去闯,去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企业经营,诚信为本。她的饭店,食材的采购,首先保证质量。其次菜肴的烧、炸、炒、炖、煎,精工细作,做到色香味俱佳,做出自己的特色。诚信赢得了信任,赢得了市场她的事业顺风顺水,迅速发展。
当然,这个发展,是她用无数的艰辛、努力换来的。那时候,她跑市场、当厨师、当跑堂、当保安,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忙得像陀螺一样飞转,三天两头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觉。个中艰辛,一言难尽。
两年后,她不但赚足了创业的第一桶金,而且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她的饭店门面,也从最初的五间扩展到十几间。基础设施和经营条件也大大提高。更可贵的,是她攒足了人脉,赢得了信任,扩大了影响,站稳了市场。
二、应对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她的事业在蓬勃发展。她又在大屯煤电公司开办了分店。她又在黄金地段租下了一幢楼,开始了更大的创业。
熙熙攘攘,顾客如云。生意一年好似一年。她没有小富即安,她永远追求最好。她仍然坚持信誉第一,质量至上。她们的原材料一直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信得过的供货商,她们的原材料,为了保证质量,固定从上海、南京、徐州的信誉好的商场进货而不计成本。由于懂经营、会管理、讲诚信、能开拓,她的企业更加发展壮大。
可是,老天爷不会永远眷顾哪个人。创业者都会遇到难以预料的坎坷。年,一场非典浩劫突然降临,餐饮业更是遭受重创。运输业大半停滞,外地的海鲜等原材料进不来,本地的市场也大大萎缩,人们害怕非典,不敢进饭店,多少饭店纷纷倒闭,饭店设施贱卖都没人要。
怎么办?重大的困难在考验着这个27岁的年轻企业家。
韩方彬毕竟不是等闲之辈。她迅速调整了经营方法。针对当时人们害怕传染的心理,她要求厨师、服务员一律带口罩、带手套上岗,房间、餐具每天消毒,荤菜传染概率高,她们就以素菜为主。
就是在这时候,她们创造了“素菜荤吃”的办法。聪明的厨师把素菜做成鱼、鸡、兔、蟹的形状,光是豆腐,她们就创造了几十种烹饪烧制方法。这一策略很快见效,客源逐渐恢复了。别家同行萧条了,他们因而倒是更兴旺了。
禽流感流行,餐饮业受损,他们也是采取调整经营方法,度过了困境。
中央的反腐倡廉决策大快人心。但是毋庸讳言,他对餐饮业影响是巨大的。
这时的韩方彬已经不是创业之初的黄毛丫头了,她驾轻就熟地驾驭市场运作了。她重新调整了经营方略:扩大中低层消费者的经营比重,增加婚宴、寿宴、毕业宴、谢师宴、喜面、同学会、战友会的房间,压缩高档消费比重。灵活的经营和良好的声誉终于使她经过坎坷、亏损以后,又重新走向坦途,稳步发展。
沛县很多比她年长的同行都向她学习经营之道,很多人把她的企业当成是餐饮业的龙头企业。当然,有志不在年高,秤砣虽小压千斤。
三、优良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团队
韩方彬是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她深知,任何企业的管理,其核心,是人的管理。她懂得只有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亲近人,才能更好的、更令人心悦诚服的使用人、指挥人这个道理。
她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员工建立起了亲如家人的关系。她除了按能力、贡献发给员工工资以外,逢年过节,都有福利品发给大家。她有一本员工生日记录,逢到员工生日,她带头给员工开生日派对。对于工作年限长、贡献大的员工,她甚至给他们派送了企业股份,这一举措,让员工们感动不已,使得员工们更加心无旁骛的与她和衷共济,患难与共。
她的员工,都亲切的称她“韩姐”。即使是年龄比她大好多的人,也称她“韩姐”。她也笑而应之。青年人的“韩姐”,体现的是尊重,而年长者的这种寓庄于谐的一声“韩姐”,与其说是尊重,更毋宁说是亲昵。
韩方彬是多才多艺的。她喜欢听音乐,喜欢拉二胡,喜欢唱歌。她喜欢画画。她师从著名画家袁志山后,功力大长,她的绘画已经很有一定根底了。她饭店三楼以上的很多雅间,与其说是饭店,不如说是文化沙龙。很多文化文艺爱好者在她的饭店餐饮之后,唱歌、跳舞、弹古筝、拉二胡;写字、画画、谈古论今。她还是县朗诵家协会的重要成员,多次登台朗诵而获得大家赞扬。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才荟萃,其乐融融。她的饭店房间了挂满了名人字画,其中不乏国家级名人程大利、张立辰、刘汉、袁志山……
很多名人因为喜欢她的人格魅力而欣然挥毫,分文不取。当然,文人雅士的交往又给她积累了更加广泛的人脉资源。
这些年,由于她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她们创造了骄人的成绩:旺宾楼多次被省、市、县各级消协、工商局、旅游美食协会评为诚信企业,消费者信得过企业,食品卫生安全信得过单位。当然更可贵的,是她们在消费者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诚信的经营理念,亲和的人文环境,优雅的企业文化,灵活的运作方式。这些,大概就是韩方彬、旺宾楼长盛不衰的秘诀吧。
愚伯的自留地施比受更为有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