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原配妻子吕雉,除了凶残,也是一个有

吕雉,字娥姁,是汉高祖刘邦的原配妻子,世人都称其为吕后、吕太后。

说起吕雉,大家可能立刻就能想到的就是她将刘邦的爱妾戚夫人做成“人彘”的故事,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吕雉是一个极其凶残的女人。

但其实,除了凶残,吕雉也算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人,否则司马迁也不会将其写入《史记》,令其成为唯一一个能够被列入史记本纪的女帝。

01那么吕雉到底做了什么,让司马迁给了她如此之高的荣誉呢?

第一、下嫁刘邦,毫无怨言

对待刘邦的浑沌,吕雉毫无怨言,依旧跟在刘邦的身边。吕雉本为单父县吕公的女儿,出落得十分大方优秀,沛县县令多次求娶吕雉,但都遭到了吕公的拒绝。

但在一次吕家的乔迁宴上,吕公一眼就相中了刘邦,认为刘邦相貌不凡,直接就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与他为妻,当时的刘邦还有一个未婚先育的儿子。

足以可见,吕雉当时嫁给刘邦绝对是下嫁,也可以看出吕雉父亲眼光的毒辣,为自己的女儿谋得的好前程。吕雉也直面父亲的安排,没有推脱。

第二、独当一面,自力更生

吕雉前期跟着刘邦也是吃了很多苦的,刘邦为了公事三天两头跟朋友周旋,不见人影。吕雉便带着亲眷织布,从事农桑,自己赚钱养育子女,孝顺父母。

刘邦混沌之时,吕雉还给丈夫送食物和衣服。

吕雉也是真的能干,能够独当一面,能够在丈夫混沌之时撑起自己的家。

第三、直面被俘,孝顺公公

在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期间,刘邦被项羽打得节节败退,也因此,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捕。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讲,一般人是无法受得了这种被俘的生活的。

而吕雉却恰恰相反,细心照顾公公,把混沌的生活过得不同寻常,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安然生活,可见其性格的果敢和坚毅。

02对待朝政的问题,吕雉悉心治理,为文景之治埋下伏笔

①为人刚毅,肃整朝纲

吕后在趁汉惠帝外出打猎毒杀了赵王刘如意后,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让汉惠帝刘盈观看,最后汉惠帝认为自己的母亲太过凶残,于是不再治理天下。

汉惠帝一放弃,就给了吕后治理天下的理由,于是就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吕后深知,如果想要治理好朝纲,那么开国功臣就不能留,否则只会给自己留下后患,如此清醒的认知,让她开始对功臣痛下杀手。

没了开国元老的束缚,后来的几位皇帝更加顺畅地治理朝政,为文景之治做了铺垫。

②雷霆手段,为民举措

吕后对待开国功臣十分残忍,但她对百姓却是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她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让百姓在很多年间,休养生息,不被战争所侵扰,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经济。

同时,吕雉也坚持为民减刑,把以前一些较为严苛的律法进行了一个修改,让汉朝的百姓安居乐业,减少了律法和税赋的压力,为文景之治做了铺垫。

③管理经济,平衡物价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吕雉深谙这个道理,在重农的同时放宽经商政策。

在汉朝初年,重农抑商,惩治不法商人,由于惩治力度过大,所以导致很多商人的积极性受挫,吕雉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于是采用了措施对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措施就包括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的措施,从国家层面出发,干预国家经济,对其进行管理、调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④忍辱负重,坚持和亲

从古至今,一旦发动战争,受伤害的就是无辜百姓,吕雉也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对于匈奴依旧采取的和亲政策。

但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让所有人都认为吕雉是一个忍辱负重之人。

汉惠帝四年,冒顿单于送来一封国书,内容极其不敬,吕雉十分不悦,甚至想要出兵匈奴。

但分析局势之后,季布说:“当年汉高祖刘邦带兵前去攻打匈奴,都未曾占到便宜,不得已才采用刘敬所提的和亲政策,而现在攻打匈奴未必会成功。”

至此,吕雉才采取了和亲政策,忍下了这口气,不得不说,吕太后确实是足够的忍辱负重,才能让汉朝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初的吕雉也是怀揣着一颗嫁给一个良人,然后过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也不曾想少年浑沌的刘邦竟然在多年之后成为汉朝的皇帝,并有貌美的戚夫人作伴。

吕雉可以忍受被俘的生活,也可以忍受穷困的生活,但对于丈夫的变心和专宠戚夫人,她应该也是不知如何应对吧。

当然她忍过来了,养成了睿智识大体的性格,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也有自己的见解,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得不说,吕雉确实有雄才大略,不愧为司马迁写进史记本纪的、与武则天并称为“吕武”的一代女帝。

参考文献:《汉书》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